一、中国大航海的真实足迹
古麻剌国:即麻剌。古麻剌国位于今菲律宾的棉兰老岛上,是个小国。永乐十八年(1420年),麻剌国国王率家属、随从在归国的中国使者张谦陪同下来天朝进贡,后来不幸在福州病逝,谥号“康靖”,后以王礼葬于福建闽县(今闽侯),完成了“托体中华”的愿望,曾请求将土地、人口并入中国版图。步步惊心:从明至清,通过古籍全景再现欧洲某国与埃及的历史变迁,犹如探案一般还原伪史与古迹制造过程
西洋琐里:故地在今印度科罗曼德尔沿岸,即今印度南部科里伦河口。
元代称马八儿国,宋代称注辇国,明代称琐里、西洋琐里国,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注辇国王遣使婆里三文由水路来华,历时3年方至。
明代周致中所著《异域志》之注辇国
明实录记载,洪武二年,命使臣刘叔勉以即位诏谕其国,海涛间关风涛万里,(洪武)三年夏才至西洋。(洪武)三年平定沙漠,复遣使臣颁诏。其王别里提遣使奉金叶表,从叔勉献方物。赐文绮、纱罗诸物甚厚,并赐《大统历》,斋成祖颁即位诏于海外诸国,西洋亦与焉。
五年,王卜纳的遣使奉表朝贡,并献其国土地山川图。
西洋锁里国淡弥尔文碑
古里班卒:古里班卒,永乐中,尝入贡。其土瘠谷少,物产亦薄。气候不齐,夏多雨,雨即寒。(《明史》卷三百二十六·列传第二百十四·外国七)
明嘉靖年间成书的《皇明四夷考》:
“(古里班卒)俗质朴,男女被短发,假锦缠头,红油布系身,物产甚薄”。
根据《咸宾录》南夷志卷六记载:
“古里班卒,小国也。永乐三年,国王遣使朝贡,其地土瘠产薄,气候不齐。夏则多雨多寒,俗质朴,男女披短发,假锦缠头,红布系身,物产无奇。”
一般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的巴鲁斯(Baros)附近,但地理环境和气候又不符合描述的情况,故有人认为是在澳大利亚南部。
夏天多雨,一进入到夏季,天气就变冷,这种气候特征不可能出现在北半球,只有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才符合这种特征,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雨,因为北半球的夏季是南半球的冬季,所以,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在7月份和8月份,会出现寒冷多雨的现象,而到了12月份和1月份,反而是炎热干燥,澳大利亚的南部符合“夏多雨,雨即寒”的特点。
同时,只有澳大利亚大陆,从整体上来看,比较干旱,物产亦薄,因此古里班卒很有可能在今天澳大利亚的南部一带。
西洋古里国:今日印度西南海岸卡利卡特。古里,西洋大国。西滨大海,南距柯枝国,北距狼奴儿国,东七百里距坎巴国。自柯枝舟行三日可至,自锡兰山十日可至,诸蕃要会也。(《明史》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第二百十四)
永乐元年命中官尹庆奉诏抚谕其国,赉以彩币。其酋沙米的喜遣使从庆入朝,贡方物。三年达南京,封为国王,赐印诰及文绮诸物,遂比年入贡。
柯枝国:今印度西海岸柯钦。远在西南,距海之滨,出诸蕃国之外,慕中华而歆德化久矣。命令之至,拳跽鼓舞,顺附如归,咸仰天而拜曰:“何幸中国圣人之教,沾及于我!”……
王,琐里人,崇释教。佛座四旁皆水沟,复穿一井。每旦鸣钟鼓,汲水灌佛,三浴之,始罗拜而退。其国与锡兰山对峙,中通古里,东界大山,三面距海。
彭亨国:又译彭坑、蓬丰、邦项。故地在今马来半岛南部东岸。曾为室利佛逝属国。
百花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古代小国。既百花国,花面国,即那孤儿,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部。
白葛达国:按《明外史·白葛达传》:白葛达,宣德元年,遣其臣和者里一思入贡。其使臣言:遭风破舟,贡物尽失,国主惓惓忠敬之忱,无由上达。此使臣之罪,惟圣天子恩贷,赐之冠带,俾得归见国主,知陪臣实诣阙廷,庶几免责。
婆罗国:在赤土国西南。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新唐书·南蛮列传·环王》:“赤土西南入海,得婆罗。”
钦定四库全书,海南诸国
合猫里国:明张燮《东西洋考》卷5谓“猫里务即合猫里国也”。《明史·外国列传》 亦沿其说。
清·张廷玉等《明史·合猫里国传》记载:
“海中小国也,土瘠多山,山外大海,饶鱼虫,人知耕稼。其国又名猫里务, 近吕宋, 商舶往来, 渐成富壤, 华人入其国, 不敢欺凌, 市法最平, 故华人为人语曰:‘若要富, 须往猫里务。”
《东西考·猫里务》与《明史·合猫里传》均把猫里务与合猫里视为一国,实误。两者乃异国异名,是不同的地方。
合猫里故地在今东南吕宋(菲律宾)之卡马里内斯地区。合猫里当为Camarines之对音。
而猫里务则在卡马里内斯东南面布里亚斯(Burias)岛上。
永乐三年(1405年),该国曾遣奴马高随爪哇、吕宋使臣来朝,并进贡特产。明清时,中国商船常去这些地方,福建沿海居民亦有不少去此岛国谋生,故有此谚。
蝶里国: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岸日里河下游一带。
打回国:今属印尼。
日罗夏治国:今属印尼。《明外史·日罗夏治传》记载,日罗夏治,近瓜哇。永乐三年,遣使附其使臣入贡。国小,知种艺,无盗贼。亦尚释教,所产止苏木、胡椒。
阿鲁国:一般指哑鲁国。哑鲁国(Aru)又称阿鲁国,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
甘巴里国:今属印度。西洋小国,亦译坎巴夷、坎八叶。永乐六年,郑和使其地,赐其王锦绮、纱罗。十三年遣使朝贡方物。十九年再贡,遣郑和报之。
忽鲁谟斯国:亦译作忽里模子、忽鲁谟厮、霍乐木兹(Hormuz),又译作和尔木斯,在今伊朗东南米纳布(Minab)附近。《明史·外国传七》:“忽鲁谟斯,西洋大国也。……其国居西海之极。自东南诸蛮邦及大西洋商舶、西域贾人,皆来贸易,故宝物填溢。”在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使其地。忽鲁谟斯多次遣使来贡。
忽鲁母恩国:前代无考。本朝永乐三年,国王遣其臣已即丁等来朝,并贡方物。
祖法儿(Zufar):位于阿曼西南部。
麻林国:位于东非,被认为是麒麟的故乡。故地在今非洲东岸肯尼亚之马林迪一带。一说是坦桑尼亚的基尔瓦·基西瓦尼;还有一说认为是索马里。《郑和航海图》 译作麻林地。
《明史·外国传七》: “麻林,去中国绝远。永乐十三年遣使贡麒麟。” 郑和下西洋时曾经过此国,国王赠与永乐皇帝长颈鹿。
加异勒国:今印度半岛南端东岸加耶尔巴达。西洋小国也。永乐六年遣郑和赍诏招谕,赐以锦绮、纱罗。九年,其酋长葛卜者麻遣使奉表,贡方物。命赐宴及冠带、彩币、宝钞。
沼纳朴儿:其国在榜葛剌之西。或言即中印度,古所称佛国也。永乐十年遣使者赍敕抚谕其国,赐王亦不剌金绒锦、金织文绮、彩帛等物。《续文献通考》曰:沼纳朴儿在榜葛迤西,古天竺国也。居印度之中,又名金刚宝座国。乃释迦得道之所,明永乐中遣使诏谕国王,一不刺金遣人来朝贡。
兀良哈:元亡,漠北分为三大部。居于兴安岭以东、洮儿河、绰儿河一带者,为兀良哈三卫部。
大明一统志
根据《明史》、《明会典》和《明实录》等史书记载,加上《西洋诸番志》《外夷朝贡考》《大明一统志》等史料复核,可得如下朝贡名单:
(1)朝鲜国、爪哇国、浡泥国、安南国(洪武元年开始朝贡,黎朝统一安南后虽内部分裂为郑王、阮王二个政权,但黎朝一直朝贡至明亡)、占城国、暹罗国(洪武三年,即元始1370年开始朝贡,直至明末)、日本、吕宋(菲律宾以北的吕宋半岛)、苏禄(菲律宾)、金猫里、合猫里、猫里务、美洛居、婆罗(文莱)、古麻剌朗、冯嘉施兰、真腊、碟里、日罗夏治、百花、彭亨、那孤儿、黎伐、南渤利、阿鲁、旧港、满剌加(马六甲))、占卑(在今印尼)、苏门答剌、须文达那、三佛齐、柔佛、文郎马神、地闷、山南国、山北国、西洋琐里、琐里、览邦淡巴、古里、柯枝、小葛兰、大葛兰、榜葛剌(傍葛剌)、沼纳朴儿、祖法儿、木骨都束、不剌哇、竹步、阿丹、剌撒、麻林、忽鲁谟斯、溜山比剌、孙剌南巫里、底里;【56】
(2)千里达、锡兰狮子国(斯里兰卡)、胡马塔(今印度南部)、失剌比、古里班卒、剌泥夏剌比、奇剌泥、窟察泥、舍剌齐、加异勒、甘巴里、 急兰丹、沙里湾泥、彭加那、打回国、白葛达、八可意、乌沙剌踢、坎巴、阿哇、黑葛达、木古都束、中也门、舍利弗(在今红海)、扬波(东非)、苏马(索马里)、千里马(坦桑尼亚)、桑结(今桑给巴尔岛)、西洋花烹国、西洋、南安、渤泥、撒里、朵甘、须文那达、撒马尔罕、墨剌、哈梅里、别失八里、缅甸、泥八剌、阇婆。【41国】
(3)大琉球、小琉球、吐鲁番、失剌思、哈烈、索里、西洋索里、览邦、淡巴、须文那达、娑罗、沼纳扑儿、拂菻、哈密、麻林、忽鲁谟斯、甘把里、加异勒、溜山、阿哇、南巫里、急兰丹、奇剌尼、夏剌比、窟察尼、乌涉剌踢、鲁密、彭加那、舍剌齐、八可意、坎巴夷替、黑葛达、白葛达、剌撒、喃渤利、千里达、沙里湾泥、鲁迷、天方、默德那、日落、八答黑商、俺都淮、亦思弗罕、黑娄、额即癿、哈辛、哈烈、哈三、哈烈儿沙的蛮、哈失哈儿、哈的兰、赛兰、扫兰、亦力把里、乜克力、把丹兰、把里黑、俺力麻、脱忽麻、察力失、干失、卜哈剌、怕剌、失剌思、你沙兀儿、克失迷儿、帖必力思、果撒思、火坛、火占、苦先、沙六海牙、牙昔、牙儿干(莎车)、戎、白、兀伦、阿速、阿端、耶思成、坤城、舍黑、摆音、克癿等国分别来朝。【85国】
初步估算了一下,在明朝存续期间,一共有大约180多个附属国。即便是打个对折,也有90多个。
这还不算美洲部分。
实际的数字,远远超过了长期以来宣传的“郑和下西洋”的37国。
二、湮灭了六百年的海舶志
《函宇通》虽经篡改(熊明遇的儿子在复刻此书时,在序中已经说明了【出于某种原因】有“删改”),但仍旧保留了一些关键信息和数据。
这一段内容非常重要,非常珍贵!其内容也充分证明了《函宇通》源自华夏。
由于网上没有相关内容,而职方外纪是篡改内容,所以,也一个字、一个字把它打出来吧!
“浮海之舶约有三等。
小者仅容数十人,以渔以邮。用以传书信、不以载物,其舟腹空虚可容,自上达下仅留一孔,四围点水不漏,下镇以石,使舟底常就下。一遇风涛,不习水者尽入舟腹中,密闭其孔,复涂以沥青,滴水不进。其操舟者则捆缚其身于樯桅,任水飘荡。因其腹中空虚,永不沉溺。船底又有镇石,亦不翻覆。俟浪平,舟人自解缚,运舟万无一失,一日可行千里。
中者可容数百人。自闽粤以达小西洋(此处被职方外纪改为:自小西洋以达广东),战舰贾舶皆然(此句被职方外纪删除)。然在中国,亦称艨艟巨舰矣(此处出现中国字样,职方外纪删除)。
其大者上下八层,最下一层镇以沙石千余石(注意,这是中国度量衡单位,若是此内容为传教士所书,为何不用西方度量衡?)。
(大舶)二三层载食货、淡水。其近地平板一层载人及重宝。地平板之外,则虚其中百步,以为扬帆习武之地,前后各盖屋四层,以为贵人之居,而有阁道以通之。
长年三老,篙工楫师、将士官府、星历医药。百工之事,毕备而后行。一舶常千余人焉。(注意,此处也有中国元素,职方外纪中删除)
舶中列大铳数十门,以备不虞。其铁弹有三十余斤重者,上下前后,有风帆十余道,桅之大者长十四丈,帆阔八丈,水手二三百人,将卒铳士三四百人,客商数百,有舶总管一人,是西国贵官王所命,以掌舶中之事,与其赏罚生杀之权(本段在职方外纪中没有改动,但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中却进行了删减)。
又有舶师三人,历师二人。舶师专掌候使风帆,整理器用,吹掌号头,指使人役,探试浅水礁石,以定趋避。历师专掌窥测天文,昼则测日,夜则测星,用海图量取度数,以识险易,以知道里。
又有官医,主一舶之疾病。亦有市肆,贸易食物。
大舶不畏风波,独畏山礁浅沙,又畏火。舶上火禁极严。而西人来者(此处暴露真实身份,故在职方外纪中被删除),从欧罗巴各国起程,远近不一。水陆各异,大都一年之内。皆聚于边海波尔杜瓦国,里西波亚都城,候西商官舶,春发入大洋。从福岛之北,过夏至线,在赤道北二十三度半,踰赤道南二十三度半,越大浪山(非洲好望角),见南极高三十余度,又逆转冬至线,过黑人国、老愣佐岛夹界中,又踰赤道至小西洋南印度卧亚城,在赤道北十六度,风有顺逆,大率亦一年之内,可抵小西洋。
至此则海中多岛,道险窄,难行矣。乃换中舶,亦乘春月而行,抵则意兰(锡兰,今日斯里兰卡),经傍葛剌海(今属孟加拉),从苏门答腊,与满剌加(马六甲)之中,又经新加步(新加坡)峡迤北过占城(今越南)、暹罗(泰国)界,阅三年,方抵中国广州府。
此从西达中国之路也。(即从西方抵达中国的航路,别急,还有从美洲抵达中国的两条路线)
若从东而来,自以西巴尼亚(西班牙)、地中海、过巴尔德峡,往亚墨利加(美洲)之界,有两道,或从墨瓦蜡尼加峡,出太平海;或从新以西巴尼亚(西班牙占领的墨西哥)界泊舟,从陆路出孛露海(即从陆路到南美洲秘鲁),过马路古、吕宋等岛,至大明海,以达广州。
然从西来者尤多,西来之路,经九万里,行海昼夜无停,有山岛可记者,则指山岛而行。至大洋中,常万里无山岛,则用罗经,以审方。其审方之法,全在海图,量取度数,即知海舶行,了如指掌,百不失一。
大明舰船穿越南美洲南端的所谓“麦哲伦海峡”
新以西巴尼亚(西班牙占领的墨西哥)
注意,职方外纪在“从欧罗巴各国起程”这句话前面增加了“儒略辈”三个字,而如上所述,原文中是没有的。
下面这幅舆地全图在《职方外纪》中也被删除了。因为这幅图也恰恰说明了资料源自华夏。宋人言天旋如磨、经线纬线等信息都透露了华夏文化的特质。
《函宇通》“地纬”中,海舶志之后,是这个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在《职方外纪》中被彻底删除,以清除中国的痕迹
1844年版《职方外纪》,海舶志过后,最后一部分是“海道”。内容与《函宇通》差不多,只是替换了主角、想方设法剔除了中国元素。
再查1623年版本的《职方外纪》,依旧如此:海道过了,就是全剧终
为什么如此肯定《函宇通》中的有关海状、海族、海舶志的内容就是源自于郑和舰队遗失了600年的资料呢?
通过此前数篇文章的内容对比分析,我们进行一下总结和归纳:
1、《函宇通》中十之七八内容与《职方外纪》高度相似,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书中内容存在大量中国独有的元素和文化概念(如阴阳、两仪、天圆地方),而这些元素《职方外纪》并未删改彻底,因此留下了抄袭的诸多证据。
而从内容的追根溯源来说,这些内容又可以追溯到华夏前代积累的诸多典籍,尤其是天文、星象、观测手段、观测仪器、指南针、罗经、水密舱技术、会稽闽中的蓝眼泪等等,因此可以肯定《函宇通》辑录了华夏前人的成果,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中国典籍。
2、《函宇通》中十之二三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四夷馆考》和《东西洋考》。
而王宗载所著《四夷馆考》则是依据了海盐同乡郑晓的《皇明四夷考》,《皇明四夷考》则来自于清朝禁书郑晓所著《吾学编》,《吾学编》的内容来源于《大明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关于海外番国的资料主要依据的是郑和下西洋整理出来的资料。而《东西洋考》也参考了《大明一统志》。所以,有关海外番国的信息,可以认为《函宇通》使用的是《大明一统志》的资料,即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只是,《大明一统志》到了清代,已经被满清删删改改,残留的信息中缺失了有关欧洲和美洲的内容,早已面目全非。
3、水密舱技术
水密隔舱,亦称水密舱室或防水舱,是船舱的安全结构设计,其位于船体内,是船身内部经水密舱壁所区隔划出的多间独立舱室。最早见于南朝梁《宋书》关于“八艚舰”的记载。
何国卫在《水密舱壁:中国特色的古船结构》中并根据史料《艺文类聚》记载的“八槽舰”(即拥有8个货舱的舰船),认定水密隔舱在中国的使用可以往前推到晋代;阮蕾晔则在《宁德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调查研究》中利用西汉出土的带货舱的船模将其推到汉代。
而江苏如皋发掘的唐代木船具有代表性,其隔板采用了捻缝技术(即用石灰、桐油填充缝隙以隔绝渗水的做法),在理论技术上提供了船舱密闭防水的直接证据。
这是华夏的首创发明。
《函宇通》中出现的这段弥足珍贵的宝贵资料,恰好可以给不好好意、混淆视听的西吹们迎头一击。
在《函宇通》面世、且被证实为中国资料以前,他们是这样肆无忌惮地诋毁中国的水密舱技术的:
言语之间,颇多嘲讽。
然而,《函宇通》海舶志是怎么说的?
“一遇风涛,不习水者尽入舟腹中,密闭其孔,复涂以沥青,滴水不进。其操舟者则捆缚其身于樯桅,任水飘荡。因其腹中空虚,永不沉溺。船底又有镇石,亦不翻覆。……其大者上下八层,最下一层镇以沙石千余石……”
看见了吗?在遇到风浪时,如何保持船体重心?
不能密封其孔?涂以沥青,就可滴水不进!真当中国古人是榆木脑袋?
4、历师、罗经、指南针
欧洲最早的巴黎天文台1667年始建,1671年才完工,至于天文观测仪器如浑天仪等,西人更是闻所未闻,何来历师?所以,1624年版的《函宇通》中提到的历师必定来自中国,别无他处。
至于罗经、指南针,都是华夏的发明创造,也是首先运用于大航海,此时的西人,还根本没有掌握。
《西洋番国志》之“自序”记载了指南针—水罗盘的航海应用:“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
过洋牵星术,夜测极星晷图
夜测列宿晷上下二盘相加图,如下所示,至于测高象限悬仪,传教士艾儒略缺乏相应航海和天文知识,连数学基础都没有,怎么懂这么高级的玩意儿?
怪不得为传教士艾儒略执笔的杨廷筠也不敢把这部分内容放进《职方外纪》中。原因无他,因为太专业了。杨廷筠都不一定弄得懂。
但是,没有这部分内容,晚上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请问,船舶如何保持正确的航向?
这可是大航海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由此可见,《函宇通》说包含的内容其实远远大于所谓的《职方外纪》。《职方外纪》仅仅只是《函宇通》的一个部分而已。
其实,与明代昆山军事家、战略家郑若曾(1503~1570,字伯鲁)著《筹海图编》一样,《函宇通》有关渡海、航海的部分内容也是参考了海道针经、渡海方程、瀛涯胜览等专业典籍,而并非熊明遇的原创。
5、最重要的直接证据:八层大海船、装载高达千人。
笔者此前发文已经提及,郑和宝船上下共有八层,并且可载千人。
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席龙飞在“郑和初次奉使下西洋600周年(2005年)”之时,公布了其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认为:郑和宝船上下共有8层,是世界上第一艘万吨巨轮,船上官兵有上千人,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乘坐的旗舰要大许多倍。
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图塔在游记中提到,大的中国船,载水手千人,其中六百是篙师,四百是兵勇。
上述两点,恰好与《函宇通》海舶志对应起来,上下加起来共计八层:
“其大者上下八层,最下一层镇以沙石千余石……”
“二三层载食货、淡水。其近地平板一层载人及重宝。地平板之外,则虚其中百步,以为扬帆习武之地,前后各盖屋四层……”
《函宇通》海舶志中的大海舶能否载客上千?
“有风帆十余道,桅之大者长十四丈,帆阔八丈,水手二三百人,将卒铳士三四百人,客商数百……”
还有历师、舶师、官医、贵人等未计入其中。能载上千人吗?显然可以。
此外,《岭外代答》记录的中国海船“一船载几百人,船里储存一年的粮食,并且还在船上养猪和酿酒”,也与《函宇通》海舶志记载内容相符。
为什么是储存一年的粮食?
因为,从西而来,抵达中国广州所需的时间大约需要一年。
关于郑和宝船的尺寸,《明史·郑和传》中有明确记载:(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
以通事(翻译)的身份随郑和船队第四次、第六次和第七次下西洋的马欢,所著《瀛涯胜览》一书的卷首记载称:
“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 ;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 若以明尺进行换算,郑和宝船的长和宽分别为 140.75米和 57.06米;
- 若以福州出土的文物“雕花黑漆木尺”(明代造船常用)来换算,长和宽则分别为 125.65米和50.94米。
要知道,即便在郑和之后的百年间,西方航海家的船还都是些“小舢板”:
- 哥伦布的旗舰“圣·玛利亚”号长只有80多尺,排水量约233吨,90-150人;
- 麦哲伦的旗舰“特立尼达”号排水量只有110吨,170余人;
- 达·伽玛的旗舰“圣·加布利尔”号400吨,265人。
《西洋番国志》也记载了郑和宝船:
“其所乘之宝舟,体势巍然,巨无与敌,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16-17世纪,上下八层、能载客上千人的庞大战舰,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西方没有,没有,没有。
而即便是在中国,也唯有郑和宝船有此等规模。
在明朝那个年代,能有如此清晰的世界各大航路的,能有满载千人的八层海船战舰的,能有中国水密舱技术的、能有历师和罗经的,除了中国的郑和舰队,还有谁?还有谁?
正因为中国人早就去过世界各地,足迹遍布天下,所以才有对世界各地海洋的具体命名。
全球各大海洋,基本都被囊括了,无一遗漏。
实不相瞒,当笔者反复查证,几乎把能找到的资料全部翻了一遍,最后确定《函宇通》海舶志便是郑和舰队当年湮灭的宝贵资料之一时,激动得霍然起身,眼含热泪,仰天大笑。
敲击键盘时,手微微颤抖着,一个字一个字校对,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口中不断唱报复核,生怕就出了一丁点儿差错。
六百年了,整整六百年了,这段被偷梁换柱、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宝贵资料,终于柳暗花明,重见天日!
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