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张家口南站重建时,施工队不小心推倒了京张铁路旁的一块石碑。下花园区护路办闻讯赶来,几经周折终于将石碑起运回了下花园。始于9000多年前的常见勾股数术实证华夏文明,《算术之钥》和《筹算》抄袭中国典籍,一切都是皇帝的新衣
石碑上符号看起来有些奇怪,不知道的还以为第三个是“文”字呢。
其实,上面第三个显示的不是“文”字,而是数字“9”。前面两个符号,分别对应的是1、8。公路旁的石碑代表含义是里程189公里处,即第189公里。
如:下图中的表示62,倒写的T,或者正写的T,都代表6。
上述表示方法,源自于中国算筹,被称之为“苏州码子”。
苏州码子现在很多苏州人都不知道,却神奇般地出现在夏洛克神探(2010年)的剧集中。
苏州码子,是一种进位制记数系统,以位置表示大小。记数符号写成两行,首行记数值,第二行记量级和计量单位,也称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是中国早期民间的“商业数字”,常用于当铺、药房、食肆等领域,主要用途是速记,是迄今为止唯一还在使用的算筹系统。
书写方式:
如下所示,1书写为“〡”;2写为“〢”;3写为“〣”;4表示为“〤”;5写为“〥”(类似草写的8,上不封口);
6写为土字去掉上面那一横,即“ 〦”;
7写为“〧”;
8写为三横上边加一点,即“〨”;
9写为“〩”(像久字,也像夕字)。
此外,20为两个汉字“十”组成的“廿”(读作“念”);30则为汉字“卅(sà)”,40为汉字“卌(xì)”。
在具体的商业应用中,举例来讲:
【横排显示】
〤 〇 〢 二 (对照上表可知,第一行表示的数值为4022)
拾 元 (第二行记载的是数量级“拾、百、千”和计量单位)
读的时候,从上往下读,即40.22元、或“四十元二角二分”。
【竖排显示,效果也是一样的】
拾 〤
元 〇
〢
二
通常而言,港澳茶餐厅会将 “ 十 ” 或 “ 百 ” 写于底部作为最大数量售价金额。苏州码子这种计数方法与科学记数法十分相近。
20世纪初,香港两家酒楼给客人的开支清单(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品):清单从右到左书写,但是苏州码子是从左到右横写的。
南宋时期,苏州一带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花码。
当然,也有人认为,在战国时的铁钱上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花码。其给出的证据是两枚铁钱,第一枚是战国晚期燕国铸造的“一化”,正面是苏州码子“四(〤)”。
第二枚是东汉的“五铢”钱,背面是苏州码子“六(〦)”。
由于脱胎于算筹,苏州码子也是一种进十进位制计数系统。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介绍了苏州码子,称之为“暗马式”和“暗子马数”。
苏州码子九个字符的写法,还有一套写法暗码:
旦底(一),月心(二),顺边(三),横目(四),扭丑(五), 交头(六),皂脚(七),其尾(八),丸壳(九)。
它们的写法如同算珠,可以配合算盘使用。
1990年以前,香港公共小型巴士普遍以此来标示车费,现在仍有少数路线仍以此标价。香港小学数学课程中将之称为中国古代数字或中国数码,并于小学五年级教授有关用法。
苏州码子还曾在英国广播公司电视连续剧《新世纪福尔摩斯》第1季第2集《银行家之死》中作为神秘符号出现,但是却以竖写表达(例如剧集中路边小贩的价钱牌用竖写)。
香港餐厅以苏州码子标示价钱(左:每两12元;右:每两15元)
香港莲香居素食小菜价目表,以苏州码子标示价钱。
门牌号也用苏州码子来标示
由于明清时粤港澳一带的餐馆、酒楼、菜市场、门牌号等等,基本都用苏州码子来标示,十分普及,故此,传教士登陆澳门时,便认为这就是数字系统,并以此来命名“数学”。
“码”的粤语发音就是maa。
有迹象表明,数学的英语单词(mathematics)也就是根据华夏筹算系统——“苏州码子”创造出来的词语。
Mathematics = Ma + the + ma + tics。
Ma即苏州码子,一种明清时代在粤港澳地区常用的商业筹算系统;
the,子,拉丁语中th发d音;
tic,拉丁语中t发d音,因此,tic其实就是dic,即中国的“典”,表示规则,英文的字典dictionary词根dic就是典的意思。
故,溯源词根,无论是从拉丁文来看,还是从英文数学mathematics的原意来看,都是——“苏州码子的法则”。
简写的maths就是“码子(码数)”。
日本数学源自中国,所以他们把数学就称为:数学,读作:Sūgaku,其实就是汉语数学的地方读音。
“数学”一词的阿拉伯语是“الرياضيات”,读作:alriyadiat(o),去掉“al”,剩下“riyadiat(o)”和“mathematics”在读音上没有直接联系。倘若西方的mathematics在阿拉伯人之前就产生了,那么,阿拉伯人抄希腊典籍时,为何不沿袭使用古希腊的数学写法呢?
倘若西人的数学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来的,为什么西方不沿袭使用阿拉伯语的数学一词的名称“alriyadiat(o)”,而要用一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却与中国有关的mathematic呢?
“数学”一词的拉丁文在19世纪伪造的古希腊语之前就已经出现,真相极有可能是:
中国苏州码子 → 拉丁文数学 → 古希腊数学
而非西人所宣称的:
古希腊数学 → 拉丁文数学
说到这里,忽然想到潘吉星先生曾经指出,所谓的西医鼻祖阿维森纳(Avicenna,980-1037),其阿拉伯本名为伊本·西那(ibn Sina),而Sina实际上是指“中国”,他一个好端端的阿拉伯人,怎么会以中国为姓呢?
ibn Sina是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中国的儿子”!
卫匡国《中国文法》之后不久,著名的《中国哲学家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1687年于巴黎面世;1687年,柏应理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了《中国贤哲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一书。雷孝思(Régis)所翻译的《易经:中国最古之书》将“中国的”也称为“Sinarum”。
昆羽继圣:中国是印度,还是“罗马帝国”:十字架是甲骨文的亚字变体,华北是上印度,华南是南印度,上印度与南印度之间是中原坝……
再说回苏州码子。
传教士既然在澳门登陆,对苏州码子非常熟悉,那么,他们有没有可能受到苏州码子、以及中国算筹的启发,有样学样,创造了罗马数字呢?
毕竟,这二者之间长得太像了,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追本溯源,让我们先从算筹的流变开始说起。
南北朝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时的算筹摆法,沿袭的是华夏的传统。
为什么使用“上记一横”的方式来代表5、代表增量呢?这是在为十位、百位,以及更大的数字留出“横向空间”,以便拓展。记住这点,罗马数字是没有这个预留空间的,它们在10以内就提前把左右的“横向空间”给占了……
第一种,纵式摆放(横式摆放的思路是一样的):
一竖“I”代表1,两竖”II”代表2,三竖”III”代表3,四竖”IIII”代表4,五竖”IIIII”代表5。从5开始,一直到9,上记一横,代表5,下面重复I、II、III、IIII(对应1、2、3、4),规律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那么,10怎么表示呢?
记作:“一 〇” 。
由此,11表示为“ —丨”,12表示为“— 丨丨”,13表示为“—丨丨丨”,14表示为“—丨丨丨丨”……以此类推。
算盘沿袭的便是这种计数方法
程大位所著《算法统宗》
搞懂了中国传统的算筹计数表示方法,再来看看罗马计数是什么样的。
(图片来源于咫尺理塘)
罗马数字分为新旧两种,也是逢“5”变换。二者之间的区别是4与9的记法,旧法记作IIII(4)、VIIII(9),而新法则记作IV(4)、IX(9)。
旧罗马计数方式高度类似我国的算筹记法,区别主要在于将大于5的数字,将中国传统的上写一横记作为5,改为左记以V来表示5。不过,此举却提前占用了十位数值的位置。
华夏算筹记数,逢十进位,如前所述,10记为“— 〇”, 而罗马数字将10记为“X”,有理由怀疑是将中文的“十”旋转45度所得。
对于超过10的数字,记数的表示方法上,中国12表示为“— 丨丨”,罗马数字表示为XII,组成方式、构造方式完全相同。
新罗马计数据说进行了所谓的优化设计,4写作了现在看到的IV,而5仍旧记作V。
这明显是效仿10变9的衍生方式:“10”的表示方法“X”,往前倒推,衍生出9的记法IX。
此举极有可能是故意为之,为了避免被人一眼瞧出剽窃的破绽,因为1-4的表示方法完全与中国算筹一模一样,不想些法子改改怎么行?
但这个数理逻辑不是按照1、2、3、4、5……的顺序去自然衍生的,而是先确定了一个数值“5”为锚点,根据这个锚点向前推,用减法;再向后推,用加法。
这是不太事物自然发展的规律的,也不符合常理。因为有些颠三倒四。
其实,笔者发现,罗马数字的创造不仅仅参考了算筹,而且明显参考了苏州码子。
上图中的14,如果忽略下方的“十”字,就是“IX”,从数字的构造方式上来说,只要将X替换为V,就成了“IV”(4)。
关于X和V,也有人大胆推测如下,笔者认为其中C,很可能是受英文单词Century的启发,取其首写字母来表示100。
李岳伍先生认为西人先将汉字“十”旋转45度,得到字母“X”来表示10,然后,根据5是10的一半,取“X”字母形态的一半,即上半部分V来表示5,深表赞同。
网友咫尺理塘歸去来分析了罗马数字的“20”,指出“20”这个数字表示方式也是抄袭中国构写方式“廿”——“廿”由两个十字,即“十 十”构成,只是在底部多画了一条横线,把二者连了起来。
由此,衍生出百位、千位……造数模式。
数字21,算筹记为“二 丨” , 罗马数字记为“XXI”。
弄清楚了这个原理,我们来试着解读一下下面这本书:
如上所示,M就是1000;DC代表600;XC表示90;IX表示9,因此下图中的1699,即康熙三十八年。
这里特别要说明一点的是,西人宣称这书是拉丁文版本,可是神奇的是底部的ANNO是意大利语,意思是“年”,而不是拉丁语,拉丁语中那时还没有“年”这个词的表达,ANNO在拉丁语中表示的是“名称”之意;
不仅如此,NOVISSIMA也是意大利语,表示下一个、下一篇,而这个词在拉丁语中却表示“小说”。
大家说逗不逗?
原来,真是欺骗老实人,所谓的拉丁文版本竟然是意大利语 + 拉丁文单词 + 罗马数字硬生生拼凑出来的!
没办法,1699年时,拉丁语创造的词汇量还远远不够,真是令人着急啊。
但即便如此,人家标题名称起得好:下一个中国,历史是我们的时代,将由基督来统摄。
这就是西人绘制的康熙画像。
1755年英国第一本词典《约翰逊词典》(左)与传入欧洲的《康熙字典》(右)。康熙这张图,与上面提及1699年的这张图对比一下,像不像?
不过就是把图中的人物换了个方向而已。
从上面抽丝剥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西人低劣的“创造轨迹”。
难怪清人阮元对于主张向西方学习极为反感,他通过深入研究和比较,认为华夏的科学文化最为发达,虽然囿于时代背景的局限性对西方伪史认识不足,对西方学术有所承认,但却认为西方的科技制作、包括技术原理,在中国古代早就出现了。他研究发现,西方人所谓的不少先进器物,竟是抄袭华夏成果的产物。
此外,阮元还否认西法,对西人一知半解地修正某些科学观点,拒绝认同。
与阮元一样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有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人称“梨洲先生”的黄宗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