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在之前的文中提及《博物通编》,并对其作者、一个不务正业的英国传教士、医师合信(Benjamin Hobson)提出过质疑。
彼时,墨海书馆造假,编辑王韬、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人把传教士们从中国各地收集来的大量典籍一一整理、摘录,编撰成了许许多多的所谓科学译著,托名给西方各种人名下,其中1851年出版的《博物通书》就托名给了美国来的肄业医士、传教士玛高温,——这个家伙甚至连中文都半生不熟。
巧合的是,这个合信也是个传教士、医生。医学伪史,愚弄众生:1851年原来真的藏有天大的秘密,若不是顺藤摸瓜,再过百年外人也很难发现
英国人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居然又是英国伦敦会的传教医师,还是另一在华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的宝贝女婿。这哥们1839年才来华,先是在澳门伦敦布道会任医师,1843年调任该会香港医院院长。
1857年才到上海,任上海仁济医院医师。而后,1859年就退休回国去了。
他在上海只短暂呆过两年,一口广东话,连官话都说不利索,他有跨越语言的障碍、瞬间变成百科全书式的天才,于1855年写出一本中文版的《博物通编》?
这不是又一个版本的玛高温么?
都是不务正业的大神。
除了不务正业外,当时发现一个细节,徐寿在1853年左右就买到了《博物新编》,比1855年的首版要早一些,事情有些诡异。
所以,当时根据墨海书馆的情况,推断《博物通书》极有可能就是王韬、华蘅芳、徐寿、李善兰之流,团队作战,整理传教士从各地收集归拢的华夏典籍后编撰出来的杰作。
同理,合信的《博物通编》亦是如此。
因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批科学译著,就出自墨海书馆王韬等人之手。
根据Benjamin A. Elman,和Gordon Wu合著的《On Their Own Terms: Science in China, 1550-1900》一书,却说《博物通编》初刊日期为1851年,居然与玛高温的《博物通书》为同一年。
真的是太巧了,两个传教士、两个医生,身份相同,履历背景相同,同样只会广东话,却惊异地熟练使用中文在同一年(1851年)出版了一本名称几乎一模一样的博物书籍:《博物通书》与《博物通编》。
世界真奇妙。
墨海书馆为什么要将刊印日期调整为1855年呢?莫非是怕人们联想到什么?人一旦有了联想,恐怕就要坏事了?
1855年的《博物新编》是一本博物书籍,内容涉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动植物、机械原理等多学科,全书分为3集,初集分地气论、热论、水质论、光论、电气论四部分。1855年在广州首刊,同年又由上墨海书馆印行。
咸丰5年(1855年版)《博物新编》
瞧见了没?哪里出的?
江苏上海墨海书馆,还是藏板。
1874年版
《博物新编》共分三集。
第一集:
物理学部分分别介绍了热能、蒸汽机、火车、水甑、汽柜、冷水柜、火炉、汽尺、汽制等。
电机器图
电气论
其中光论一节,总述光与视觉的关系、光的用途、光的分类、光的特性和行为、白光的分解、物体的颜色。然后解释几种常见的光学现象,如空中巨人、空中船象、海市蜃楼、空桥、日晕、月晕、虹霓、咸汐光、磷光、虫光等,其中“光射之速”一段,介绍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和光速的概念。
北极之地夜间多有幻光(极光)
这一段居然论述了“光速”
虽然在此之前,张福僖编译的《光论》一书,曾介绍过丹麦科学家罗麦利用木星的卫星食测定“光之行分”,但王锦光等著的《中国光学史》一书认为,远没有《博物新编》表述的明确。初集中还介绍了风力机、寒暑表、轻气球、潜水衣等实用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