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公在《左传》里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和祭祀,之所以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两件事解决的是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仗打输了,轻则割地赔款,重则亡国灭家,子曰:“微管仲,吾其被(披)发左衽矣。”
意思是没有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抵挡住蛮夷对中国的入侵,那么中国的道统都要沦丧了。而祭祀,之所以被放到与战争一样重要的地位,则远远不是很多现代学者所认为的敬畏鬼神搞封建迷信的意思,而是慎终追远、继承道统,纪念昊天上帝,宗族祖宗以及民族英雄。四渡赤水中哪一渡最精彩?
01、祭祀本原
昊天上帝是道的化身,万物的源头,万事的变化规律也取决于道;宗族祖宗经过千万年的岁月将血脉流传到如今,不存在任何人没有自己的氏族谱系;民族英雄守护了国家,保卫了人民的劳动果实,让百姓可以安居乐业。所以祭祀对应了国家的文化之防,血统之防,国家之防。否认祭祀的礼,或者跑去拜胡鬼戎神,人们就会成为无父无君也无文化的三无人员。
02、无根之木的结局
为什么孔夫子不断强调礼崩乐坏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危险?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整个国家的人,都丧失了对文化,英雄,祖宗,甚至是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未来亡国灭家的一天其实并不遥远。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