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关于文化的问答:忠孝不能两全怎么办?

问:先生您好,冒昧请教您一个问题:太极图案似乎产生于老子之前,不知它与老子说的道有哪些关系?非常感谢您的解答!

:现在我们看到的阴阳鱼太极图案,是宋朝的周敦颐画的,并不是产生于老子之前。这个图并不难画出来,只要通过易经里的六十四卦图,把阴阳无穷细分,就可以得出这个图案。

问:怪哉!先生,儒家的仁是有差等的爱,在外人与亲人之间首先爱的是亲人,在朋友与路人之间首先爱的是朋友,但古往今来却有那么多在忠孝两难面前选择忠的,家国面前选择国的,舍小家而成就大众,无乃与仁相悖乎?后学实在不解,愿先生赐教。

:儒家的仁爱,强调亲疏有别,所谓亲疏不辨,德之悖也。以身观身,为人我之辨。以家观家,为远近之辨,以族观族,为华夷之辨。以国观国,为敌我之辨。

在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互相作为参照的,并不是个人,也不是家庭,而是民族和国家。因为爱这个民族,所以可以为了它而牺牲自己,因为爱这个国家可以为了这个国家,牺牲自己。

这有什么相悖的吗?并没有。只是不同的层面,本质,都是同一个仁,同一个爱。只是爱民族,爱国家的仁,是大仁大爱。

编者按:窃以为先生之意,假如能力只能惠泽几人,比如只有一碗米饭,在亲人和陌生人之间,是选择给亲人吃。假如能力可以惠及万人,最好的情况是,亲人和众人兼顾。万不得已的情况,只能二选一,那么舍小家,为众人。所以,历史上很多仁人君子,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选择了忠。)

问:道德经,乃帝王之学,那民众读它的意义在哪?

:《管子》形势篇,对这个问题有过很好的解答。

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有闻道而好为家者,一家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国者,一国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闻道而好定万物者,天下之配也。

道往者,其人莫来;道来者,其人莫往;道之所设,身之化也。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失天之度,虽满必涸。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释之。藏之无刑,天之道也。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问:先生好,请问为什么王夫之对孔孟之学见解如此深刻,却会偏执的否定老庄呢?

:一方面,是道教中有些人装神弄鬼,打着老庄的名声,给王夫之等儒士造成了先入为主的恶感。他们把对道教之徒的厌恶,不由自主地转嫁到了老庄头上。其实这一点根本不怪老庄,如果老庄再世,他们更厌恶那些人。

第二方面,王夫之在世界观上,没有完全理解透彻老庄,老庄说无生有,未始有物,这点他完全不能认同。关键是无法理解。因为在王夫之看来,万物的起点就是有,有就是气,气就是道。唯气论的根源,是庄子。张载学了庄子,但是不透彻,王夫之学了张载,又进行了修剪。这就导致,王夫之看庄子,如同看异端。实际上,是源流传承上的走样所致。

第三方面,道统之争的问题。孔子向老子问道,对老子是毕恭毕敬的。但是到了后面,从荀子开始,大儒们开始猛烈抨击老庄。主要还是因为,一些异端邪说,一些奸佞小人,喜欢攀附道家学说,蒙惑国君,贻误社稷。

第四方面,佛教窃取和篡改了大量的老庄思想,这让大儒们觉得,苍蝇们为什么老围绕老庄做文章呢?一定是老庄本身不好,所以在辟佛的同时,就顺带着把老庄一起批斗。

综上看,并不是老庄本身的问题,也不是王夫之的问题,是复杂的文化环境中所出现的特殊碰撞。

问:先生,我和朋友辩论时总会听到他们说“存在即合理”,我很不能理解。这句话真的有道理么?

:没道理,无知陋民的口水话标配。缺乏系统思维训练的人,很容易陷入这种懒货辩护词中。

首先,这句话翻译的都有问题,正确的翻译是,凡是结果,都必有原因,如果要改变结果,必须要先改变原因。

其次,假设这个错误的翻译也成立的话,其实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话。甲存在即合理,说明甲的存在是合理的,甲会一直存在下去,永恒不灭。世界上存在永恒不灭的事物吗?显然不存在,所以不成立。

再推论下,世界上不可能只存在一种事物,并且,在很多事物中,一定会存在互为反面的两种事物,我们把他们称之为甲和乙。既然甲乙都存在,甲存在即合理,乙也存在即合理。乙和甲互为反面,又不可能同时都合理,那么甲和乙的存在,到底谁更合理呢?自相矛盾,不攻自破。

一些无知之徒,喜欢使用这句口水话,他其实就是狡辩的时候,用来堵住别人的嘴。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我维护的东西都是对的,因为它存在了,所以它就是对的。不容否定和质疑,禁止批判,你给我闭嘴吧,如果你不闭嘴,你就是不合理的。

怎么反驳呢,见招拆招,很简单。既然存在即合理,都需要肯定。我的反对意见也是存在的,说明我的批判和质疑也是合理的。如果你质疑我的批判,说明你不合理,既然不合理,请你闭嘴。

问:先生,我是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建筑师。我不同于一般留学生,我是在中国工作十年才出去留学读书。我原先在中国一家外企工作,我很喜欢做设计但是我们中国所有地标建筑都被外国公司垄断设计,听到的大师永远没有中国人。我就很不服气啊,中国人不笨怎么可能做不好设计呢?所以我冒着舍弃一切,出国留学就是要看看国外的建筑设计教育有什么不同。留学三年极其艰苦卓绝,我对自己要求严苛要自己做到最好。我也的确增进了不少知识和能力。对国外设计风格也了然于心。但是我使我苦恼的是我的所学都是西洋审美。我觉得我们国家需要民族审美文化。可是无论我怎么挣扎还是觉得西方建筑美学高于东方。我想把我所学的设计方法用在设计上但是苦于找不到强大的东方建筑美学。与其说找不到不如说找不到比西方建筑更美的东方建筑。但我有不相信中国的审美怎么比不过西方呢?我心里很苦闷,请先生指点迷津。

:按照道、文、教、礼、艺、俗的六个层面看,设计可以列入艺,以华夏之艺,来对抗夷狄之艺,需要有华夏的更高层面的思想根源,文化根源,来孕育华夏之艺。

如果失去了更高层面上的基础和根源上的支撑,那么华夏之艺,就成了无源之水。把华夏之艺的根,扎在夷狄的文化思想里面,那么本质上,还是以夷狄打夷狄。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得先把根扎深了,然后才能有力量,有枝繁叶茂的创造力、和审美感受力。自己强大了,才能打赢,才能复兴。

问:“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句话,是否也针对现代的自然科学?比如物理、化学等。现在的自然科学,确实没有给出宇宙、万物生死问题的解答,但是在一些局部、在一些给定的条件下,对人类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的效率有提高,似乎也是一个事实。请问先生,不知在《道德经》中,可否有阐述这些所谓自然学科及其发展和大道之间关系的段落?谢谢!

:在中国文化里面,现代科学的整个体系,对应的是机这个层面。有道,有生,有化,有机,有变,有成,有物。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关于文化的问答:忠孝不能两全怎么办?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