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和发展,是每个生命的永恒课题,其中生存又是发展的基础,个体因为存在而有壮大的前景,家族因为存在而有繁衍的可能,国家因为存在而有昌盛的希望。离开了生存,一切美好的愿景都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就像毛主席曾经说过的话:“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论语》之所以值得每一个热爱华夏文化,追求进步成功的中国人去反复品读的原因,就在于孔子实事求是,秉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中正态度。关于生死,世人往往迷茫于所谓儒家杀生成仁,文死谏武死战的刻板印象,抑或是觉得这些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骗人话术,这都是对于孔子传述的儒家理论不求甚解或者是层次不清导致的。
我们今天就以存续为主题解读一下《论语》中相关的语句,从个人,家族,国家以及文化不同维度理解夫子怎么看待生存这个课题。
存身之道
儒家经典里,常常看到有让人们珍惜生命的语句,比如孟子说过:“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也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孝经》里说的更进一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不立危墙,不行陌路,不入深水,不坐垂堂,儒家不赞成任何以身犯险的行为,而且要尽量保全自己的身体,这样才算进了孝道的门。我们先来看一看《论语》里孔子是怎么看存身的,再分析一下其背后的原因。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事有三件:斋戒,战争,疾病。齐通斋,《论语》里有“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孔子这里说的另外两件值得慎重对待的事情就与生命存续密切相关了,战争会摧毁人们的生命,疾病也会让本来健康生存的人戛然而止阴阳相隔,所以,当自己心爱的弟子司马牛身患恶疾,孔子只能无奈的隔着窗户去看望时说道:这样(贤能)的人竟得这样的病呀!心碎之情溢于言表。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腐败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吃饭时,不吃。切割方式不得当的食物,不吃。没有一定的酱醋调料,不吃。席上的肉虽多,吃它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能喝到醉酒的地步。不买市上卖的酒和肉干。吃完了,姜不撤除,但吃得不多。
孔子的时代处理食物没有现在方便,能多处理一点口感会更好且会更消化容易,现在一些大米精加工导致胚芽都没了,如果是这种的食物过度加工,夫子当然也会反对。沽酒市脯,不食,这和礼有关,孔子的时代“沽酒不食”原因在于“沽酒”破坏了“酒酤在官”的制度;“市脯不食”原因在于“市脯”违反了佐酒之物不得市买的规定。这两种行为不合礼合规,类似现在黑市上卖的东西,因此夫子不食。
孔子对于疾病非常谨慎,对于引发疾病的根源自然非常小心对待。除了身体受感于天气,五藏受感于情绪,以及外伤之外,饮食不当导致的疾病孔子也非常重视,这一段并不是夫子矫情的为吃饭立了一大堆规矩,大家可以仔细研读一下,该内容里的条目都是为了防范饮食不当而导致生病。比如,古时候食物处理比较简单,食物加工精细是为了减轻肠胃消化负担;食物质量可疑不能冒险去吃;五谷为养,吃肉不要超过主食。这些基本都是日常养生的准则,能长久遵循就能杜绝因吃饭引发的疾病。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季康子馈赠药给孔子,孔子拜谢后接受了,却说道:“我对这种药的药性不了解,不敢尝用试服。”
即便有位高权重的人为自己送来稀有的药材,孔子在不了解是否对症之前,绝不会轻易尝试。物无美恶,过则成灾,疾病用药的原则就是对症,因为疾病不会因为药物名贵与否而选择是否消失,这都是人们自己的臆想。孔子对疾病诊治不可谓不慎重。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生病,把他的弟子召集过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上说:‘战战兢兢,好像面临着深渊,好像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从今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可以免于祸害刑戮了!学生们!”
曾子是孔子著名的弟子,以孝著称,孔门十哲之一,他对于身体保护的审慎态度完全继承自孔子,比如他引用诗经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表明自己竭尽全力保全身体的态度,是孔子多年前给曾子上课时说的,记录在《孝经·诸侯章》中,他没齿不忘。曾子说这话的时候,仿佛自己完成了什么重大责任,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以曾子为代表的儒家把身体发肤看的如此重要?我们先把后续有关存身之道的《论语》经文看完。
既然有做的好的学生,当然也有做的不好的学生,比如让师父孔子头疼的子路。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一听到就行动’。我有些糊涂了,斗胆想问问老师。”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
子路在孔子门下以英勇闻名,不太多考虑做事后果。孔子在这一段对话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待武勇的子路,让他凡事三思而后行。家里依然有孝悌的责任,你这个做儿子做弟弟的应该多为家里考虑,而不是一个人率性无脑行动。这里孔子特别强调了家庭责任。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渊说:“如果用我,就去积极行动;如果不用我,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子路说:“如果让您率领三军,您愿找谁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大河,即使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我所要找的共事的人,一定是遇事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谋事在人,做事也为锻炼人。人才总是干到一半因为自己不谨慎而死于非命,不仅现在的事情做不成,以后的事业也没人干。所以孔子对子路一味逞强好胜的态度是否定的,为了共同伟大的事业不断走向成功,人应该努力思考活下去的办法,而不是动不动就孤注一掷,学日本岛国人玉碎。这里孔子向颜渊所阐述的处世智慧,他屡次在《论语》中提及。比如: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行为也要正直,但言语应谦逊谨慎。”
无论国家政治清明与否,自己的行为都要正直,然而如果国家政治处于滑坡状态,就不要逞刚强,言语一定要谨慎,这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招来无妄之灾。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孔子说:“史鱼正直啊!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他也像箭一样直。蘧伯玉是君子啊!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就把自己的才能收藏起来(不做官)。”
孔子在此列举了两个名臣,一个是刚直的史鱼,卫灵公时期的大夫,他临死前要儿子不为他在正堂治丧,以此劝谏卫灵公任用贤能的蘧伯玉,斥退奸臣弥子瑕,古人称为“尸谏”。另一个则是能在国家处于治乱不同状态时进退自如的蘧伯玉。很明显,孔子对两者都很尊敬,但对于蘧伯玉能够审时度势保存自己的智慧更为赞赏。这和后世儒家所倡导的文死谏的模式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这一段孔子给出了答案。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守卫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不仕。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
答案揭晓了,孔子告诉大家,我们之所以不应该让自己以身犯险,之所以在合适的时候才出来从政,不合适的时候就退隐,原因是自己所怀的道术宝贵,个人是非荣辱是小,而道术存留与否是大。有道的时代更有益于传扬道术,所以出仕为官积德为善,无道的世代存亡难料,道术恐绝于己身,所以宁愿退身全道。
但这是答案的全部吗?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前言里已经跟大家分享过,儒家理论是道家理论在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道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只有越理解和接近道的本质,人事物才能更好的存续。道德经上说,子孙以祭祀不辍——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繁衍生息,是一个姓氏得以长久维系的唯一方法,而其根本,在于不失去老子孔子所说的道。明道守道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存续,而子孙繁衍学习又能确保道不失丧。
从这个角度再来看孔子关于爱惜自己身体生命的说法,答案不是呼之欲出吗?我们的身体真的只是自己的身体吗?我们的生命真的是我们可以随意放飞任意支配的吗?自有记载的三皇五帝直至今时今日,我辈先人经历多少苦难坎坷,战乱瘟疫,饥荒横祸,直到上一辈父精母血,十月怀胎,终于有我等天地造化之身,难能可贵。
如果还保有族谱的人可以看看有多少同宗因为各种原因,消弭于历史的长河里,可现今许多人甚至连生物求生延续的本能都忘却了,轻易的为了刺激去冒险,为了享乐而妄为,这是失了大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身体,没有不承载了祖宗百千代的祝福的,这份祝福会与我们感同身受的觉醒产生共鸣,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道,知晓长长久久的意义,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明乎此,我们在存身之外,才能进一步明了成家的意义。
存家之道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评论南容时说:“国家政治清明时,他不会被罢免;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也可免于刑罚。”就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了他。
《论语》还有一处记录: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说的还是南容,孔子的哥哥当时已经去世,孔子替自己侄女做主,把她许配给弟子南容,因为他处世谨慎,从不口不择言,知道保护好自己,这样的人,才值得自己亲人依靠。我们有多少人在择偶或者是帮亲人择偶时,考虑到长久这个因素的呢?虽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于人的判断,还是有其前置因素的。在成家之后,身为家长,为了家族存续就要明白家族承前启后的关键。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方面别人可以做到,而他不改换父亲的旧臣和父亲的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这两句意思相仿,孝以后会单独作为一个主题来阐述,这里简单从家族存续的角度切入解读。首先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建议随便更换领袖,临阵换帅同样也是军队的大忌,组织的战略都是根据领袖的思路安排布置的,频繁的换人,之前的布署就会被不断打乱,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磨合和损耗,南辕北辙的指挥方向更是对组织毁灭性的打击,这种操作只对外部敌人是利好。
只不过,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下一代接班人能不能把正确的路线坚持下去,就成了组织可持续发展甚至是生存下去的核心要素。具体到家族传承,就是要做好对先人的宝贵遗产,尤其是合道的指导方针的继承,像先秦秦国国君们那样奋六世余烈,终能振长策于御宇内。听信来路不明的话,却不能继承好父辈的遗志,那么家族的力量就会越来越衰微,直至走向衰亡。
对于家族存续的重视,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为国捐躯的文天祥也是如此,文天祥说过:“我以忠死,仲以孝仕,季也其隐。”文家三兄弟,自己为宋尽忠;弟弟文璧出仕做官,可以对家族尽孝;三弟作隐士。食君禄,忠君事,不弃祖宗基业,是忠孝两全的典范。
为什么国家这两个字是连在一起的?《尚书》开篇有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也就是说,管理国家,先明确道德,以德为本,之后管理顺序依次是九族,百姓,万邦,这样所有人和乐亲善,风俗淳美。那什么是九族?《三字经》写的很清楚,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也就是自己至亲。
这样看来,治国其实就是治理家庭的延续,古时君管理国家,君子最初的意思就是君的儿子们,辅助君治理,后来君子意思延申成为国家的中层管理干部,再后来才成为有品行节操的人,因为君子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够协助君主管理好国家。我们已经了解了《论语》中存家之道,那么下面关于存国的道理就不难理解了。
存国之道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今后十代的礼制现在可以预知吗?”孔子说:“殷代承袭夏代的礼制,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继承殷代的礼制,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以后如果有继承周朝的朝代,就是在一百代以后,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
对上一代的执政成果和缺陷,斟酌损益,把好的继承下来,这样才更有利于王朝立足现有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延续政权。孔子所继承的周公的儒学仁道思想来源于三王时期的帝尧、帝舜和大禹,尽善尽美,所以孔子立志于把自己所学向当时的君主们推广,以期建立起和谐美好的王道社会。对于过去的继承,也并不限于制度,生产技术等这些硬梆梆的内容,还有文化意义上的,特别是对于祖先的追念。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
树高千尺,不忘其根,初心使命继承自自己的先祖。感念父母的养育,不忘先人的努力,才能更好的激励君王带领百姓戮力同心,共襄盛举。一个目标不一,理念流散的国家,再强大也只是霎那芳华,转眼即逝。
四海的外夷很难理解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同文同种的文明国家居然能延续如此之久,其实很简单,我们把他们眼里看来的无用功当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慎终追远。
吃水不忘挖井人,远的不说,没有烈士的牺牲,哪儿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崇敬烈士,国家就能造就共抗外侮的向心力;尊重先人,家庭就能形成父慈子孝的凝聚力。忘记了祖宗和传承的初心使命,就会贪图小利,损道害仁,造成国家损失甚至覆亡。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氏比周天子左右的卿士还富有,可是冉求还为他搜刮,再增加他的财富。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大家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
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冉求是孔子著名的弟子,孔子评价他多才多艺,其才能可以胜任地方官的职责。可是他不能坚守道心,遇到坚持原则的事情就选择妥协。作为臣子,冉求不能规劝季康子遵守礼数已经很不好了,但他损不足而奉有余,帮助季康子盘剥人民,损害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名誉和道德,更是大大缩短了季氏乃至季氏的母国鲁国的政权生命,这才是孔子要弟子们与他为敌的原因。
惟仁人能爱人,能恶人,孔子没有私怨,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是生存和发展这样的重要主题,尤其是国家存续这种大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孔子是为大义而发怒啊。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廷。”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些,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剩下的两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
一个自信的人,有从一文不名中成长的机会,没有自信则会沦为行尸走肉;一个团结的家族,有从艰难困顿中崛起的可能,失去团结则会一蹶不振;一个同心的国家,有从一穷二白中重塑辉煌的底蕴,貌合神离则会分崩离析。虽然有充足的粮食,有强大的军力,但不能从先圣所传的道术文化中汲取长治久安的智慧,反而依赖武力掠夺民众,这样的国家岂能长久。即便暂时还存在着,也只是无根之木,无本之源罢了。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孔子谈到卫灵公的昏庸无道,季康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没有丧国呢?“孔子说:“他有仲叔圉接侍宾客,祝鮀管治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丧国?”
孔子在这里是赞扬卫国的治理模式吗?不是的。一颗大树,根已经枯萎了,绿叶虽然暂时还能进行光合作用维持一段时间,但是不久就要全然枯萎。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天地能量最低的时候,但要再过段时间人们才会迎来最寒冷的数九寒天。孔子曾经说过:鲁卫之政,兄弟也。两国的始祖,一个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一个是文王姬昌的儿子康叔,
长期的礼乐治国能够产生很多的贤才,只要这些贤才还能发挥作用,国家不至于立即败亡,但如果执政核心不能改弦易辙,做到亲君子,远小人,那么执政倒计时就已经在滴答作响。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说:“天下政治清明,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天子下达;天下政治昏乱,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诸侯下达。政令由诸侯下达,大概延续到十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政令由大夫下达,延续五代后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延续到三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天下政治清明,国家的政权就不会掌握在大夫手中;天下政治清明,普通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了。”
君子之德,五世而斩。强大的周王室,在经历了六代的励精图治,从周懿王迁都犬丘开始走下坡路,直到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春秋时代的大幕从此开启,礼乐征伐的权力从天子转向了诸侯,这就是孔子经常挂在嘴上的礼崩乐坏的开始。
诸侯可以不听天子的话随意兼并,那么强大的大夫有样学样,反抗君主又有什么不可以?顺而推之,大夫手下的权臣下剋上反客为主又有什么不可以?按着这个顺序发展,本来良好的国家统治秩序,一定会加速度的溃败,这一切的缘起,就在于道没有被顺利继承下来。任何组织也都遵循同样的治乱底层原理,概莫能外。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啊!按照上天安排的次序,帝位要落到你身上了,你要真诚地执守中正之道。如果天下的百姓贫困穷苦,上天给你的禄位也就永远终止了。”舜也这样告诫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作为祭品,明白地禀告光明伟大的天帝: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您的臣仆的罪过我也不敢掩盖隐瞒,这是您心中知道的。我本人如果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有罪,罪责就在我一个人身上。”周朝实行大封赏,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虽然有至亲,也不如有仁人。百姓有罪过,罪过都在我一人身上。”谨慎地检验并审定度量衡,恢复废弃了的职官,天下四方的政令就会通行了。复兴灭亡了的国家,承续已断绝的宗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的百姓就会诚心归服了。所重视的是:民众,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恳守信就会得到民众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功绩,公正则大家心悦诚服。
帝尧告诫虞舜要持守中正之道治理百姓,民为邦本,国失其本,不光国家,君王自己的福祉也会消没。周武王特意提到复兴灭亡了的国家,承续已断绝的宗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国家存续就是组成国家的各个家族兴旺,家族兴旺就是组成家族的个人生存发展得到保障。
老百姓并不糊涂,如果为上者不在意子民的牺牲,以至百姓的家族名号都不能得到延续,让他们愧对祖宗先人,人们怎么会心悦诚服呢?这也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另一重生动演绎。
受国之垢,是为天下主。大禹讲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就是承担起了天下兴亡的责任,不顾盼,不推诿,也就是这样有道合德的君王,能推行仁道,使得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纷乱不生。这样就不会出现上文提到的下剋上的惨剧。
《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信陵君在取得军队指挥权之后,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即两丁抽一,独子不当兵,给每个家庭留下一个养家和传承保障,充分体现了继绝世的理念。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在1951年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接到了一位志愿军战士的父亲的一封信,说他在朝鲜战场的儿子,是他家的独苗,他害怕独子牺牲,全家断根,恳求彭司令员,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儿子送回身边。当时有人指责这位老人政治觉悟不高,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动摇军心,破坏抗美援朝。彭德怀听到这种意见,命令一定要在几十万志愿军部队中,找到这个独生子战士。很快,这位独子士兵被找到,并且被送回到他父母身边。
这样爱惜百姓宗族的例子在中国古时候比比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诏书给各郡县,每户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十六国时代符坚“十丁抽一”。唐代安史之乱时开始三丁抽一、后来二丁抽一。宋代或三丁抽一,或两丁抽一,五丁抽二。连满清都知道“满人出兵,三丁抽一”。而像杜甫所写《三吏三别》这类写实作品所记录的乱抓壮丁充军的民间疾苦,则为百姓所深恶痛绝。
文化乃存续之本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说:“我的品德是上天所赋予的,桓魋能把我怎样呢!”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在匡地被拘围,他说:“周文王死后,文明礼乐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明礼乐,那我这个后死之人也就不会掌握这种文明礼乐了;上天如果不想灭除这种文明礼乐,匡地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从个人,到家族乃至国家的存亡绝续,是百姓,族长和国君君子的永恒关切,然而为了实现存续这个目标,其方法却并不是通过一味的物质索取,甚至是破化大局营造小团体或者个人的丰裕来实现的,这样一定是不可持续的,而是抓住物质的本源——造化做作一切的道。
天地把斯文托付给中国人,道统不灭,中国人一定能够肩负起传道的使命,像孔子一样烽火相传,依靠文化把华夏民族和国家传承下去。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道,那就刻苦钻研,立志做使命明确,德才兼备的贤人君子,岂不美哉!
下期引子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损害仁,却能牺牲生命去成就仁。”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孔子让我们爱惜生命,为家族存续,为国家兴亡而活,却并不是鼓励我们做自私自利的小人。志士仁人之所以敢于牺牲,是因为他们站的高度已经不限于一己之身,而是为民族国家大义考虑,所以,才能行常人所不能行,涉及的层次不同。在理解生存的基础上,下一讲,我们会探讨“仁”这个主题,把君子小人的区别跟大家讲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