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为什么要分享经典?
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有志于此,甘之如饴,欲罢不能。之前一段时间从文化角度切入时事,和大家分享一些解读和看法,醉翁之意不在酒也,重点在介绍和传播圣人之学的深刻内涵。资治通鉴必背精华20句,知人论世
文化是我们的领路人,能帮助我们厘清思路,洞察真相,所以吸引大家效法圣贤,成为睿智通达的贤人君子才是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隔靴搔痒,不如直接跟大家就经典做系统性的分享与解读。
孔子的弟子冉求曾经为自己不能传播和践行孔子的大道找了一个借口,“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则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如果真的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传播和实践,那么走到一半才会停止,怎么能够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呢?既然决心立身行道,那么就竭力前行,从《论语》开始,把自己从孔子对弟子谆谆教诲里看到的领会跟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助益。
为什么是《论语》?
《论语》作为四书之首,在华夏文化经典中的地位突出,中国人对《论语》的熟悉程度,远高于其他华夏文化经典书籍,很多其中的语句人们口熟能详,日用而不知,大部分人以《论语》入门学习华夏文化,能够大幅降低学习壁垒。
学习《论语》的难点在于,深究其内容,会发现《论语》涉猎范围比较广,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都在其中,而其形式是语录体,每一段对话前后基本关联不大,很容易被读成名人名言,这就限制了读者对其的理解,会有难以坚持的感觉。所以我们必须先对《论语》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它到底能够如何帮助我们的生活。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礼》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的文化源自圣贤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对客观规律的认知总结,基于此,圣贤明白事物同于道德就能存续,失于道德就会败亡,并把这样的认识投射到了人类社会组织的层面,成为指导社会方方面面的文化。
打个比方,如果道德是宇宙的底层代码,那么人类社会的组织方法论就是一个具体的应用软件,而孔子毕生的工作,就在于给人们讲解这个软件怎么使用才能丝般顺滑,也就是社会安定,四海升平的治理结果。
《论语》,就是孔子弟子记录的孔子和主要弟子的工作笔记,正因为如此,它的实用性和转化能力是惊人的。相比于易经,河图,洛书这类追根溯源、博大精深的复杂学问,《论语》可及性更强,也更容易被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场景中。
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每个人都扎根于社会之中,处理最多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若非天赋异禀,大部分人都适合从《论语》这样的文化典籍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并且学以致用,不必非要好高骛远,寻求一步到位。
解读《论语》的须知和误区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这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循着圣贤的传承,靠自己脑补,学问是不可能登堂入室的。孔子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所谓儒家学说创始人,而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并努力传扬他所领会的尧舜禹三王时期形成逐渐成熟并由周公继承发扬的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理论。
道者,儒之本;儒者,道之末。孔子师从老聃,学习的正是先秦的正统王官之学,这些典籍照亮了孔子经世济民,建立王道社会的梦想,他本人从未想过搞独立价值观体系并自封教主。
后来的宋明理学心学创始人们,为了扬名立万,执着于把儒家学说改造成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割断了和天地的连接,儒文化理论就逐渐丧失了生命力,在指导实际社会治理方面效果大打折扣,这从士大夫阶层普遍的堕落上就能看的出来,沽名钓誉、文过饰非的小人在宋明两朝如过江之鲫,是两次神州陆沉的深层文化原因。
孔子的梦想是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运大同篇描绘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讲信修睦、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状态。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孔子除了在有生之年不断寻求出仕做官的机会,就是为社会输送他培养的经世致用的人才。
《论语》的学问,看似驳杂,但其道一以贯之,以德为本,忠恕贯彻始终,也就是尽忠职守,推己及人,而绝非散装箴言。
天乃道,道乃久,如果能成功实践孔子的王道治理,结果就是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长久延续。空间上很好理解,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也就是所管理的社会组织和其中个人健康生存。时间上呢?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对于一个家族或者国家,成功实践孔子的王道治理,斟酌损益,承前启后,那么就能历久弥新,香火永续。
厘清了孔子学说的前世今生以及目标使命,很多对于孔子的误读就能不言自明。比如,不少人师心自用,断“章”取义的理解“论语”里的个别字句,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愚民政策等等。
还有认为孔子不切实际,看见“未见有好德甚于好色者也”,就把孔子对于社会现状的基本判断等同于孔子一味拔高道德要求,实际上孔子在一次去卫国的路上就跟弟子冉求说过,人口众多的国家,让百姓先富起来,保证衣食再接受教育,完全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还有把《论语》架空,使之成为一个话术的壳,而忽略了其内在价值。《大明王朝1566》里作者借胡宗宪之口说出的那句话就很有代表性:圣人的书是用来读的,而用来办事百无一用。一旦这么理解,其立德树人的价值意义就荡然无存,人们会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从《论语》中将一无所获。
孔子并非是不懂得权变的顽固夫子,行道难,他岂能不知,所以才会教诲弟子:“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同学,未必同道,同道了,又未必适合做官实践道理,实践道理,又未必能在通权达变上一致。但他依然选择把主要精力放在把弟子培养成为尚德的贤人君子,就像南宫适所说的“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无它,君子本立而道生。
有的人会说,教员也批评过孔子。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同道和与立有重大的分别,就在于组织治理的复杂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目标。被腐朽的满清统治者改造的面目全非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跟要被推翻的反动统治阶级牢牢绑定,无法成为鲜明的旗帜聚拢人心。
但教员在引入外来思想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停止为其注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核,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长远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这其中孔子学说的价值功不可没。教员在自己的革命生涯中,引用包括《论语》在内的儒家经典语句不计其数,以后在解读中可以作为案例跟大家介绍。
至于所谓文化名流把《论语》往心灵鸡汤方向解读的谬论,那就不值一驳了。无论什么样的经典,到了小布尔乔亚知识分子和鸡汤大师手上,都是自我感动,伤春悲秋那一套。
《论语》解读采用的形式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系统性理解《论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后续的解读拟采用主题的形式,比如在修身、识人、劝学、立志等不同主题下,把《论语》里涉及到这些主题的内容做集中的解释。最终的目的,是执本末从,把经典越读越薄,学以致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应物无穷。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通过对于《论语》以及其他儒家经典的学习,人人立足积德长久,人人立志改善社会人文环境,那么及于小康乃至大同,甚至在不远的将来,泽及昆虫,六合玄同都不会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易经言: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与其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不如奋起传道,教学相长,则华夏文化复兴,家国昌盛繁荣,旦夕可期。与列位同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