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关注了一些“财经新闻”的号,今天一定被一些“超级重磅”,“远超预期”,“非比寻常”的标题刷屏了。
大家点开一看,发现说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央行今天下午宣布: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新一届国务院领导班子创了五个记录
无论是疫情三年,还是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最激烈那几年,央行几乎每年都有“几次降准”。
而且,0.25%的幅度,对比前几年动辄0.5%,以及1%的幅度,要小许多,怎么看都“很平常”,“没啥重磅”呀!
是财经大号都清一色的“搞标题党”么?今天的这次降准真的有“非同寻常”的地方,只是那些“新闻”只报道,没分析,让人云山雾绕。
要明白这次降准的非比寻常,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看。
第一个角度,是要看清楚过去十五年的“货币政策周期”。
为什么是十五年?因为十五年前是2008年次贷危机。无论是欧洲,还是最近不断爆雷的美国,经济学家都在与2008年的经济环境进行对比。
甚至许多经济学家认为2008年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冲击其实并没有结束,只是一次次被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打乱了危机的大周期而已。
2008年美国爆发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之后,我国能够度过那一关,许多人记忆中只有“四万亿救世”。
实际上,当时包含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拳。顶级大报的评论部副主任竟然是日本间谍,日本对我们的渗透,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波,咱们国家在2008年9~12月,四个月四次降准累计3%。
大家没看错,当年降准都是1%,和0.5%的幅度,这放在今天,都能降12次了。
当然,2008~2009年咱们的四万亿组合拳很好地经济托底之后,接下来却又面临“货币超发”的后遗症了。
于是在2010~2011年,咱们货币政策“转向紧缩”,两年“升准”就升了12次,累计升了6%,也就是这一轮周期下来,咱们银行准备金率还提高了3%。
不过2011年6月,就是咱们过去十几年银行准备金率最高的时刻了,过去十几年,历次操作都是“单边降准”。
过去十二年里,比较持续的降准周期有三次,第一次是2015年股灾引发金融风险,第二次是2018~19年特朗普贸易战逐渐加码。
第三次则是抗疫三年,对比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大水漫灌,咱们的货币阀门算是比较紧的。
只是在去年4月,11月这样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月份,有过0.25%的降准。
因此对比过去十几年的大开大合降准,这次0.25%幅度虽小,但是这给了市场定心丸,就是咱们确定处在“货币逐渐宽松”的周期里,不会转向,也就给了经济超预期增长以底气。
第二个角度,从咱们1~2月经济环境,特别是金融数据来看,这个降准的实时机确实“超预期”了。
因为每年的春节在1~2月不同时期,对两个月的经济数据会造成波动,因此头两个月数据一起统计,往往才能看出“同比”的优劣。
今年1~2月,货币增量M2已经超过12了,按常理来说,市场上的资金已经比较宽裕了。
今年开年两个月的文化消费,旅游消费等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都出现了超出预期的复苏,应该说比许多人预想的要迅猛,市场环境也比预想的好一些。
在经济走势向好,市场货币也比较充裕的背景下,绝大多数人都预判咱们的降息,降准“子弹”可以留到以后再发射。这次直接在一季度市场环境好的时候降准,在内部时机上“确实超预期”了。
第三个角度,就是国际大环境,特别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
在全球化的今天,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政策,都受“潮汐美元”的影响。
一旦美元放水,许多国家都被迫大水漫灌,不然涌入的美元会推升这些国家资产飞到天上。
一旦美元开始加息,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必须紧跟,不然利息倒挂,必然导致美元大幅出逃。
过去十几年,也只有中国依靠超大的体量,以及较强的金融监管能力,保证国家的货币政策,在美元收割的潮汐里,能够“减少冲击波”。
没错,过去二十年的逻辑都是“减少冲击”,美国大放水,我们略微少放,美国大收水,我们略微紧缩。
真正能做到“逆周期对着干”的,还真只有2020年之后,中美防疫政策导致社会状态截然不同之后,才有操作空间。
而如今,美国依旧处于加息收水的空间里,咱们能够挺着不加息,已经很强悍了,居然还在3月,就顶着美国的加息落地抛出“降准”,其中的强信心也是“远超预期”的。
了解了我国降准的“货币周期性”,以及国内,国际双环境之后,就明白为什么此时降准被财经专家们成称为“大超预期”了。
过去十几年,都是在经济环境“压力最大”,经济前景比较悲观的时候降准,今年1~2月显然不是这样的情景。
这次“超预期”,展现出的是货币政策或者经济执行力的“主动作为”。
因为按预期,肯定是“后面更难,更承压”的时候,才出牌,咱们这次就在经济数据和复苏势头不错的时候,主动出牌!
面对国际大环境,也是如此,过去十年,无论是美国加息还是贸易战,我们历次降准,都是顺着美帝的节奏走。
这次咱们降准,却是顶着美帝的3月加息安排的,同时也是顶着美国几家银行暴雷倒闭的环境主动降准,也是提前预判美国“没有多少紧缩空间”了。
这次咱们货币政策走在前面,也是对美国金融博弈从“被动出牌”走向主动作为!
至于这次咱们主动作为,降准0.25%的成效如何,美国高盛已经用最新的报告给咱们背书了。
美国投行历年对咱们的经济增长预期都是压低的,对美国预期都是“拔高最后被打脸”的。
这次美国高盛,将咱们国家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从5.5%,提升到6%。
一向压低咱们增速预期的美国佬,都说咱们能增6%了,那今年还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