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轻松读懂中国经典名著商君书:徕民

人,是最可宝贵的,有了人就有了一切,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一切。徕民这一章讲的就是怎么把自己国家的人搞的多多的,把别的国家的人搞的少少的。经过前面几章的学习,我们会明白,人和人是不一样的。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的人,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对社会才是有意义的人。

之所以还需要保卫财富的人,是因为有了想自己不劳动,靠抢劫别人的劳动成果生活的人。所以战争有了侵略和反侵略之分,有了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对任何事情的分析,应该先做定性分析再做定量分析,那些直接说战争会死人,所以战争都是不好的人,就是不做定性分析就开始做定量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这样,一个巴掌拍不响,矛盾双方一阴一阳,必须得先确定谁是阴谁是阳。一个国家内部有人代表向心力,导向的是长治久安的太平秩序,有人代表离心力,导向的是分崩离析的战乱秩序。当向心力主导秩序的时候,外部侵略就会收敛,当离心力主导秩序的时候,外部侵略就会频繁。

中国文化里把那些内部制造离心力的人称作小人,把那些外部只知道抢劫的人称作蛮夷。历史的曲折就在于阴长阳消,阳长阴消,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正所谓正邪不两立。招揽民众,显然是要招揽能创造财富的民众,而不是抢劫犯。

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善良的人民,正因为能创造天量的财富,所以才会被那么多的抢劫犯惦记着。而西方人那么喜欢满世界抢劫,也说明他们本身创造财富的能力严重不足。西方搞出来的科技,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抢劫能力,转民用之后部分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只是意外收获,并不是一开始的目的。

在西方文化里,钱才是第一位的,人是要为赚钱服务的,而不是赚钱是为了人服务的。人被资本压榨成了赚钱的机器,为了赚钱,工作要996,连生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了,为了利润,工资要最低,连养孩子的钱都不给了。最后还要用媒体给人洗脑,断子绝孙真正好,一人不饿全家饱。

没有了钱可以再挣,几个月就能挣回来,没有了权可以再争,几年就能争回来,没有人可以再生吗?几十年都生不回来。关键是没有了人,就没有了机会,想生敌人也不一定让你生。有了人,敌人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没有了人,想阻止敌人,也阻止不了。

美国也搞徕民,但是他们招揽的,大都是一些喜欢不劳而获的人,这些人的用处就是充当选票政治的道具和侵略战争的炮灰。但是如果问一句,如果美国救济比本国工资还高,你是愿意去美国不干活领救济呢,还是在自己国家累死累活挣工资?我想很多人会想去美国领救济。

但是这样崇尚投机取巧,鼓励不劳而获的国家,会长久吗?如果百姓短视还可以理解,国家的领导人如果也如此短视,国家还会有希望吗?秦国由于崇尚艰苦奋斗,鼓励劳动致富,所以招揽六国民众的时候遇到了无人愿去的局面。当时秦国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地方百里者,山陵处什一,薮泽处什一,薮谷流水处什一,都邑蹊道处什一,恶田处什二,良田处什四,以此食作夫五万,其山陵、薮泽、谿谷可以给其材,都邑蹊道足以处其民,先王制土分民之律也。

方圆百里的地方,高山丘陵占国土的十分之一,湖泊沼泽占国土的十分之一,山谷河流占国土的十分之一,城镇道路占国土的十分之一,薄田占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二,良田占国土的十分之四,可以用这些土地养活约五万个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其中的高山、丘陵、湖泊、沼泽、山谷河流可以供给各种原料,城镇道路足够它的民众居住,这就是先古帝王制定的划分土地、分配人口的原则。

这一段在算地一章中已经讲过,从这一段的讲述可以看出,那时候每个城池大概就是五万人口,从城池数就可以大概知道一个国家的人口数。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五国联军在济西大败齐国军队。

之后乐毅独率燕军连破齐国72座城池,齐国仅剩下莒、即墨在坚守。也就是说,当时齐国有74座城池,如果每个城池五万人口的话就是370万人,加上临淄这样的十万人口以上的大城,估算总人口会是400万以上。如此看来,战国七雄总人口肯定两千万以上了。

通过这一段我们也可以一窥西方给自己伪造的历史有多么的荒谬,根本经不起认真的推敲。古希腊、古罗马,在西方人的历史里都像是喝着西北风生存的。因为养活多少人需要多少耕地,这都是硬性条件,但在西方编造的历史,人口规模和地理条件是违背常识的,感兴趣的可以搜索相关文章看看。

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谿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地。

现在秦国土地拥有方圆五千里的土地,可是能种庄稼的田地还不能占到十分之二,田数不到一百万,国中的湖泊、沼泽、山谷、溪流、大山、大河中的原材料、财宝又不能全部被利用,这就是人口与广阔的土地不相称啊。商鞅变法前,秦国属于蛮荒之地,人少地多。

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

与秦相邻的国家是韩、赵、魏三国;秦国想要用兵攻打的是韩、魏两国。这两个国家土地面积狭小,而人口众多,他们的房屋杂乱地交错在一起;因为土地少,商人开始增多,农民开始停止增长,上没有升迁的门路,下没有土地和住宅,而依仗投机取巧的工作维持生活;人们在山前山后和湖泽河流旁边居住的超过半数。

韩赵魏三国地少人多,由于对人口没有有效的管理,所以游手好闲的人比较多,创造的财富不多,那么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必然就很差。没有劳动致富的制度和氛围,那么服务少数富人的投机商人和技艺手工者就会增多,更进一步带坏社会风气,形成恶性循环。

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土也,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

这些国家的土地不够供养它的民众生存,好像错误比秦国民众不够用来住满国土还严重。猜测一下民众的心理,他们所想要的东西是田地房屋,韩赵魏没有是肯定的,秦国多而有余也是肯定的。像这种情况韩、赵、魏三国的民众也不向西进入秦国,原因是秦的士阶层忧愁而民众辛苦。

六国对百姓管理宽松,秦国对百姓管理严格,六国的很多百姓宁可在六国游手好闲过穷日子,也不想去秦国勤劳实干去致富,当时的社会风气可见一斑。在很多人看来,秦士戚而民苦,也就是在秦国当官和当百姓都不轻松,不但不能混日子,还得每天琢磨工作去立功才行。

臣窃以王吏之明为过见。此其所以弱不夺三晋民者,爱爵而重复也,其说曰:“三晋之所以弱者,其民务乐而复爵轻也。秦之所以强者,其民务苦而复爵重也。

我认为说大王的官吏聪明,是错误的见解。之所以无法争取三晋百姓前来归附,是吝惜爵位和看重税赋。也就是爵位舍不得给,税赋舍不得免,就像我们现在说的招商政策不够优惠。他们说:“三晋所以弱的原因,是由于三晋人民追求快乐,朝廷又轻易准许人免租免役,轻易给人爵位。秦国所以强的原因,是由于秦国人民甘愿劳苦,朝廷又不轻易准许人免租免役,不轻易给爵位。

今多爵而久复,是释秦之所以强,而为三晋之所以弱也。此王吏重爵爱复之说也,而臣窃以为不然。夫所以为苦民而强兵者,将以攻敌而成所欲也。兵法曰:“敌弱而兵强。”此言不失吾所以攻,而敌失其所守也。

如果我们现在多给三晋人民爵位,延长免租免役的时间,就是放弃秦国让强大的措施,而采用让三晋弱的措施了。”这就是大王的官吏重视爵位、吝惜免租免役的说法。我个人认为这种话不对。我们所以叫人民吃苦让军队强大,是为了攻打敌国,实现自己的愿望。兵法说:“敌国兵力弱了,我们兵力就强了。”这是说我们没有失去进攻的力量,而敌人失去了守卫的力量。

上面这些话的意思是说,给三晋前来归附的百姓一个超国民待遇,让三晋的百姓离开六国来秦国,这样的话力量就会此消彼长,秦国进攻的力量没有减少,六国防守的力量减少了,也相当于获得了胜利取得了优势。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这话不像是商鞅说的呢?

今三晋不胜秦,四世矣。自魏襄以来,野战不胜,守城必拔,小大之战,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若此而不服,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夺其民也。

事实上,这话确实不是商鞅说的。现在三晋战不胜秦国,已经四代了。自魏襄王以来,他们野战打不过秦国,守城必定被秦国攻下,大小战争,三晋割给秦国的土地及其它损失,是数不过来的。像这样,他们还不屈服,是因为秦国仅能取得他们的土地,而不能夺去他们的人民。

上面这段话是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时期一位秦国大臣进谏秦王的话,而文中提到的魏襄王是公元前318年继位的,距离商鞅被车裂也已经过去20年了。徕民这一章的很多观点是和商鞅的观点背道而驰的,这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眼前利益是有的,长远损害也是有的。

妥协不是不可以有,但只可以作为权宜之计,不可以作为长期坚持的政策。就像我们以前对外商的很多超国民待遇已经取消了,因为短期利益已经透支完毕,长期损害正在凸显,再坚持下去就是赔老本的买卖了,到了不能不取消的时候了。所以,徕民一章中的很多观点,需要辩证地去看。

今王发明惠:诸侯之士来归义者,今使复之三世,无知军事;秦四竟之内,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于律也,足以造作夫百万。曩者臣言曰:“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若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今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此必与其所欲而不使行其所恶也,然则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且直言之谓也,不然,夫实圹什虚,也天宝,而百万事本,其所益多也,岂徒不失其所以攻乎?

现在大王发布大的优惠政策,凡是各诸侯国来归附的人,立刻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赋税,不用参加作战。秦国四界之内,岭坡、土山、洼湿的土地,十年不收赋税,并把这些都写在法律中,足够招来上百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优惠政策是鼓励开垦荒地的,土地闲着也是闲着,把六国的人吸引来减少六国的人口,目的就达到了。

以往我说:“猜测民众的心理,他们所想要的东西是田地和房屋,三晋也确实没有,秦国也确实有余。像这种情况韩、赵、魏三国的民众也不向西进入秦国,原因是秦的士阶层忧愁而民众辛苦。”现在赐给他们田地住宅,又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赋税,这就是给他们想要的,又不让他们干讨厌干的事。

这样,秦以外六国的民众没有不向秦来的。况且这不只是说空话,实际也是这样的。因为从各国来的民众充实了荒芜的土地,开发了那里的天然宝物,使一百万人从事农业生产,他们所创造的好处很多,难道仅仅是不丧失进攻的力量吗?

很多人可能会问了,免除三代的徭役赋税,国家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是产业链放在了国内,不会被敌人卡了脖子了。虽然收不到税赋,但是土地产出的物资都在国内,可以随时用钱买到,这对国家安全来说就是很大的保障。中国当初给外商的超国民待遇得到的意外收获,也是这个。

夫秦之所患者,兴兵而伐,则国家贫;安居而农,则敌得休息。此王所不能两成也,故三世战胜,而天下不服。今以故秦事敌,而使新民作本,兵虽百宿于外,竟内不失须臾之时,此富强两成之效也。臣之所谓兵者,非谓悉兴尽起也,论竟内所能给军卒车骑,令故秦兵,新民给刍食。天下有不服之国,则王以此春围其农,夏食其食,秋取其刈,冬陈其宝,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王行此,十年之内,诸侯将无异民,而王何为爱爵而重复乎?

秦国担心的是发兵去讨伐敌国就会贫穷,安定下来务农敌人就得到休息。这是大王不能两者同时兼顾的。所以三代国君都打了胜仗,可天下诸侯国却不宾服。现在用秦原有的民众对付敌国的军队,而让新招来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军队虽然住在国外上百天,国境内也不会耽误一点农时,这就是富国强兵两方面同时兼顾的效果。

我所说的用兵,不是要全部发动尽数使用,而是要调查清楚国境内所能供给军队的粮食和草料。天下诸侯国有不服从的,那大王用这些军队在春天包围他们的农田,夏天去抢夺他们生长中的粮食,秋天夺取他们已经收割的粮食,冬天挖出他们藏好的粮食,用强大的武力动摇他们的国本,用宽厚的文德安抚他们的后代。

大王这么做,十年之内,各诸侯国中就会没有与秦国不一条心的百姓,大王为什么还要吝啬爵位,舍不得免除役赋呢?秦国百姓适应新法,感受到新法带来的成效还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和艰难的斗争,更何况是六国对新法毫无了解,脑子里只存在被妖魔化了的表象呢。

中国向西方世界推行中国模式中国理念,将面临和秦国当年类似的局面。改造中国人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改造外国人更难。毕竟中国人还有文化本能在,很多理念都融汇在各种成语谚语和生活习惯里。让世界接受中国模式和中国理念,有很长很艰难的一段路要走。

周军之胜,华军之胜,秦斩首而东之,东之无益亦明矣,而吏犹以为大功,为其损敌也,今以草茅之地徕三晋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之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

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可谓白起的成名之战。

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

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拒之势向东进击。

华阳之战,是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韩国的华阳(今河南省新郑市区北20公里的郭店镇华阳寨村周围一带)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魏赵联军十五万。

战后,魏国元气大伤,无力再战。魏国献南阳之地向秦国求和,秦国担忧山东诸国因此合纵抗秦,于是便接受南阳之地并退兵。秦国将南阳连同过去攻占的楚国上庸之地合并起来,设置南阳郡。

伊阙和华阳之战的胜利,秦国斩获颇多,又可以向东进攻。向东边进攻没有什么好处也是很明白的,而大王手下的官吏认为能建立大功勋,原因是这样能损害敌国。也就是说,当时条件下继续东进就类似于兑子了,拼消耗的结果只是敌国不如秦国耗得起从而削弱了敌国的力量。

现在我们用没有开垦过的荒地招来韩、赵、魏三国的民众,再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这样对敌人的破坏同战胜敌人带来的破坏有同样的效果,而秦国又获得韩、赵、魏三国民众种的粮食,这不是进攻和生产两个方面都能做出成就的妙计吗。既然是只能拼消耗,那就应该用更好的方法拼消耗。

且周军之胜、华军之胜、长平之胜,秦所亡民者几何?民客之兵不得事本者几何?臣窃以为不可数矣。假使王之群臣,有能用之、费此之半、弱晋强秦、若三战之胜者,王必加大赏焉。今臣之所言,民无一日之繇,官无数钱之费,其弱晋强秦,有过三战之胜,而王犹以为不可,则臣愚不能知已。

况且秦国在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中损失了多少人啊?秦国百姓因为当兵去国外作战而不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又有多少啊?我个人认为多得没有办法计算了。假如大王的臣子们当中,有人运用这些兵力,只耗费一半的资源来削弱韩、赵、魏三国的实力,使秦国强大,像取得三次战役的胜利一样,大王一定会大加赏赐。

现在我所说的方法,是让民众不服一天的徭役,官府不浪费多少钱,可是它能削弱韩、赵、魏三国的实力,使秦国强大,效果可以超过那三次战役的胜利,大王却认为不可行,我就真的愚昧到了不明白的程度了。达到相同的战果,可以付出更低的成本代价,何乐而不为呢。

齐人有东郭敞者,犹多愿,愿有万金。其徒请赒焉,不与,曰:“吾将以求封也。”其徒怒而去之宋。曰:“此爱于无也,故不如以先与之有也。”今晋有民,而秦爱其复,此爱非其有以失其有也,岂异东郭敞之爱非其有以亡其徒乎?

齐国有个叫东郭敞的人,理想远大,希望自己能拥有很多的财富。他的徒弟请求他救济,他不给,说:“我打算用钱财争取获得一个爵位。”徒弟很愤怒,离开他到宋国去了。有人说:“这个人爱惜没有获得的东西,因此还不如将钱先送给他现有的徒弟。”

这个故事是比喻不能为了还没有的东西去失去现有的东西,这就像有人在讨论如果中了彩票该怎么分的时候,因为意见不一打起来了一样可笑。故事要表达的意思是,秦国无人开垦的土地本来就没有税赋可得,所以给六国来归附的百姓开垦不收取税赋其实没有什么损失。

如果现在韩、赵、魏三国有百姓,而秦国还吝惜免除他们的徭役和赋税不让他们来秦国,这也是爱惜没有的东西,反而失去身边的徒弟啊。为了不想免除本来就不存在税赋,而把人拒之门外,就相当于讨论如果中了彩票要不要分给朋友的时候,说坚决不给把朋友给得罪了一样愚蠢。

且古有尧、舜,当时而见称;中世有汤、武,在位而民服。此四王者,万世之所称也,以为圣王也,然其道犹不能取用于后。今复之三世,而三晋之民可尽也。是非王贤立今时,而使后世为王用乎?然则非圣别说,而听圣人难也。

上古的时候有尧舜,当时就被人称颂;中古时候有商汤、周武王,当君主的时候民众都信服。这四位帝王,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称赞,但他们治理国家的方法却不能被以后的统治者拿来使用。

现在如果免除三代的徭役赋税,那么韩、赵、魏三国民众就能全被招来了。这不是招靠大王今天的贤明确立,而让三晋百姓的后代为大王所用吗?然而后世之人都选择违背圣人转变说法,而听从圣人的教导很难啊!

我们经常说,历史最大的教训是从来不吸取教训,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历史上都发生过,也都有现成的方法可以解决,但是人们都不去采用。放着现成的桥不走,而是选择摸着石头过河,说到底,还是放不下一颗私心啊。

下一篇,我们开始讲商君书第十六章:赏刑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轻松读懂中国经典名著商君书:徕民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