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轻松读懂中国经典名著商君书:修权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权力意味着任性和索取,这不是中国传统的权力观,而是异化了的权力观。中国传统的权力观认为,权力意味着责任和奉献。读先秦典籍,所有的书都是在讲有能力的人对维护天下太平肩负着责任。如果用现在异化了的权力观去看历史,会得出很多非常可笑的结论。

在一个只相信实力的社会里,实现任何目标都需要经过艰苦的斗争,胜利者则意味着获取了发号施令的权力。但是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消灭坏人造福百姓,也可以用来保护坏人祸害百姓。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给权力划定了严格的适用范围,修权这一章就是讲应该怎么使用权力的。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危。君臣释法任私必乱。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权制独断于君则威。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惟明主爱权重信,而不以私害法。

国家之所以治理得好有三个因素,一是法,也就是有法可依,二是信,也就是有法必依,三是权,也就是得保证上面两点得到切实贯彻。法,是君臣共同掌握的;信,是君臣共同树立的;权,是君主独自控制的,君主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很危险。

制定法律和维护法律尊严都需要一个一言九鼎的人,如果没有君主统一意见,法律就建立不起来,如果没有君主保驾护航,法律建立起来也不会得到执行。法律明明白白写在那里供所有人统一自己的行为规范,所以可以作为全社会固定的准绳。

人的私人意志深藏在心里,是变化莫测的,所以君臣抛弃法治以私人意志管理国家一定会乱,所以要设立法律明确做事的界限,不以私人意志损害法律,国家就会治理好了。君主独自掌控权力君主就会有威严,这就是说,下级权力服从上级权力,最高决策权一定要掌控在君主手里。

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呢?先民主后集中就是保证大家的意见最终由一个人拍板决策,如果最高权力是分散的,就会陷入无休止的纷争。为什么要做到两个维护呢?这也是在保障最高决策权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否则就会出现一国两主甚至多主的局面。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国家,无论什么组织,只要是想社会安定,最高权力必然是集中的,只是集中在谁手里的问题。所谓的三权分立,只是资本这个最高权力为了隐藏自己安排的给民众看的戏码。这不需要多高的智商才能理解,因为这是常识。

百姓相信立了功就会受赏,那么事情一定都能做成。百姓相信违法了就会受到刑罚,那么违法的事就不会发生。只有英明的君主珍惜权力重视信用,不以私人的意志损害法治。为什么有的人搞了制度也没人遵守呢?因为他经常把自己的私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所以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失去信任的最终结果就是失去权力。

故上多惠言而不克其赏,则下不用;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死。凡赏者,文也;刑者,武也。文武者,法之约也。故明主任法。明主不蔽之谓明,不欺之谓察。故赏厚而信,刑重而必;不失疏远,不违亲近,故臣不蔽主,而下不欺上。

因此君主许诺了很多恩惠但是不予兑现,那么臣下就不会效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口惠而实不至,那么许的再多也没人当回事了。屡次发布严厉的法令却从来没有落实过,那么百姓就会轻视死刑。这既是我们常说的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那么定的规矩再严酷也没人当回事了。

赏是文治,刑是武治。赏刑就是法律对人的约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所以明主使用法治。明主不蔽之谓明,不欺之谓察。什么是不蔽呢?就是只要君主看见的没有不懂的。什么是不欺呢?就是没人能让君主看不见该看见的。看见的都懂,没有看不见的,这就叫明和察。

臣下欺骗君主的方式归根结底就这么两个,要么看见了但是不让你看懂,要么看得懂但是不让你看见。怎么才能看得懂又看得见呢?就是用天下之目视,用天下之耳听,用天下之心虑,怎么把天下人的能力都为自己所用呢?通过赏罚。保障赏罚有效果,就要权制独断。

权制独断的情况下,赏赐丰厚而且有功必赏,刑罚严酷而且有罪必罚,赏赐不遗漏疏远的人,刑罚不回避亲近的人,所以臣下不会对君主有任何保留,君主看不懂的事情一定让君主明白,这就是臣不蔽主,君主看不见的事情一定让君主知道,这就是下不欺上。

做不到这两点的话,臣下不能通过为君主效力获取功名利禄,那么就会走各种歪门邪道谋取私利。枉法谋私就要想办法逃避惩罚,要么灌输各种歪理邪说把君主变成傻子,要么阻断信息的上传下达把君主变成瞎子。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反复上演,看不懂君臣的斗争套路,就不可能看懂中国政治。

世之为治者,多释法而任私议,此国之所以乱也。先王县权衡,立尺寸,而至今法之,其分明也。夫释权衡而断轻重,废尺寸而意长短,虽察,商贾不用,为其不必也。故法者,国之权衡也。夫倍法度而任私议,皆不知类者也。不以法论知、能、贤、不肖者,惟尧;而世不尽为尧。是故先王知自议誉私之不可任也,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

现在的君主管理国家,大都抛弃法治而听由私人的意见,这是国家混乱的原因。先王制定权衡,确立尺寸,作为标准沿用至今,是因为度量的标准明确。权衡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杆秤,尺寸就是我们现在用的量尺,用它们可以衡量轻重和长短。

如果抛弃了权衡判断轻重,废除尺寸估计长短,即使估计的很准,商人也不用这种办法,因为这样做不是每次都能估计准。所以法度是国家的权衡,违背法度而听由个人意见,都是不懂得这和抛弃了权衡判断轻重,废除尺寸估计长短,是一样的道理。

不用法度就可断定人是智慧还是愚笨,是贤明还是无能的,只有尧,但世上不是人人都是尧。所以先王知道不可以听由自己的意见和私人的赞誉,必须规定法律明确标准,符合法律的就奖励他,危害国家的就要惩罚。也就是说,心眼子不能太硬,耳根子不能太软,一切都要依法办事。

赏诛之法,不失其议,故民不争。不以爵禄便近亲,则劳臣不怨;不以刑罚隐疏远,则下亲上。故授官予爵不以其劳,则忠臣不进;行赏赋禄不称其功,则战士不用,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君好言,则臣以言事君。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

赏罚的法度不失标准,民众就不会有争议。身边亲近的人不立功也得不到爵禄,效力的臣下就不会有怨言;山高皇帝远的人犯法了也逃脱不了刑罚,臣下就会亲近君主。所以不按功劳授予官爵,忠臣就不会出仕,赏赐俸禄和功劳不匹配,战士就不会出力。

大臣侍奉君主,多数都投君主所好。君主好法度,大臣就以遵守法度奉君,君主好空谈,大臣就以空谈奉君。君主好法度身边就会聚集正直之士,君主好空谈,身边就都是勾心斗角的奸臣。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要君主带头守法,就会人才济济,如果君主带头违法,就会奸臣当道。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于治乱之道也。

公私分明,小人就不会憎恨贤能的人,不肖者也不会妒忌有功劳的人。小人是不想干事还见不得别人干事的人,不肖者是想干事却什么也干不成的人。只有公私分明,小人和不肖者就没有机会上位,因为他们一个不想干事,一个干不成事,不可能立什么功劳。

只有在公私不分明的情况下,不严格遵守法律,而是凭个人喜好赏赐爵禄,那么小人和不肖者就有机会上位,这些人要是掌控了权力,就会憎恨贤能的人,妒忌有功劳的人,因为这些人会衬托他们的无能。公私分明让他们上不了位了,他们就不憎恨贤能的人,不妒忌有功劳的人了。

所以尧舜治理天下,不是把天下的利益据为己有,而是为了天下的利益管理天下。选拔贤能的人把天下传给他,不是疏远亲生儿子亲近外人,而是明白天下为什么会治为什么会乱的道理。很多人幻想当了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就是奔着找死的路子走了。历史上,有多少皇帝被砍头,有多少皇帝被灭族,都是不明治乱之道的结果。

故三王以义亲,五霸以法正诸侯,皆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治天下。是故擅其名而有其功,天下乐其政,而莫之能伤也。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而管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国之所以危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所以三王靠仁义让百姓亲近,五霸靠法度端正诸侯的言行,都不是从天下掠取私利的,而是为天下治理天下。据王霸之名有利天下之功,天下的人都满意他的统治,没有谁能动摇他的统治。也就是说,名副其实的君主,百姓都喜欢,百姓不喜欢的是名不副实的君主。

如今乱世的君臣都是非常渺小的样子,想把整个国家的利益据为己有,只顾及自己可以抓到的权力,以方便自己谋取私利,这是国家危亡的原因。所以公私是否分明,是国家存亡的根本。国家兴亡的本质,就是为公的人掌控了权力还是为私的人掌控了权力。

历史看似跌宕起伏曲折复杂,其实本质上都是公私之争,不要看那些历史人物嘴上说了什么,而是去看那些历史人物做了什么,看清楚他们做的事是为了公还是为了私,很多历史之谜就不再是谜了。就像那些以为公的名义反对商鞅变法的,当看到变法让秦国走向强大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依然恨商鞅呢?

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奸臣鬻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而渔民。谚曰:“蠹众而木析,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国之“隙”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鲜矣。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国无“隙”、“蠹”矣。

废除法度喜欢私议,那么奸臣就会出卖权力谋取好处,鬻权以约禄,约就是约定,给我多少好处就给你办多少事的意思。常设官吏就会隐瞒民情而鱼肉百姓,以至于有时候民间都民不聊生开始起义了,君主还不知道。谚语说:“蛀虫多了,大树就会折断;缝隙大了,墙就会坍塌。”

大臣争相谋取私利而不顾及百姓,民众和君主就会离心离德,这是国家的“缝隙”。国家常设官吏隐瞒下情,侵犯民众的利益,这就是民众的“蛀虫”。而国家有了“缝隙”、“蛀虫”而不灭亡的,天下少有。所以贤明的君主依法治国摈弃私议,国家就不会有“蛀虫”、“缝隙”了。

治国就是治吏,君明才能臣贤,关键就是一个公字。如果心里只装着自己而没有天下,只管自己荣华富贵穷奢极欲不管百姓死活,那么必然会失去天下。如果心里装着天下而没有自己,一切为了天下天平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那么必然会长久拥有天下。

下一篇,我们开始讲商君书第十五章:徕民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轻松读懂中国经典名著商君书:修权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