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统国学文化^_^
把你孩子养育成出类拔萃的圣人君子

轻松读懂中国经典名著商君书:战法

商鞅不但会变法,还很会打仗,知道这一点的人就不太多了。其实,在早期中国历史上,文武是不分家的,出将入相是很寻常的事情。在基本完成新法令的实施工作后,为了验证变法的效果,商鞅亲自领兵收复了河西之地,这展示了商鞅非凡的军事才能。

领兵收复河西的,是商鞅,劝说秦孝公达成会盟,归还河西的,也是商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服从变法和强国这个最高目标的。商鞅通过领兵攻取河西,其目的并不在于立即收复失地。他的真实目的有两个:一个检验变法的效果;二是用伐魏的军功,来夯实变法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商鞅在变法初期,曾在城门口徙木立信,使法令得以通畅。但这毕竟只是件小事,关系到千万军民切身利益的军功授勋制,当时仍停留在文字阶段。只有等到第一批战士因为军功而得到爵位和土地时,秦人才会放下最后一丝顾虑,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征服天下的大业中去。

收复河西之战,就是商鞅把军功授勋制度落到实处的试验场。通过此战,商鞅兑现了他对秦人的承诺,使自己达到了空前的威信。战争结束的第二年,他再次开启变法,完成了最后的制度改革。战法就是作战方法,这一章简短精炼,主要讲的是作战制胜的基本原则。

凡战法必本于政胜,则其民不争,不争则无以私意,以上为意。故王者之政,使民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

军事强大的前提是政治清明,所以说凡战法必本于政胜。也就是说,要想对外作战,必须有一个良好稳定的内部环境。打仗打的是后勤,既需要源源不断的物资,也需要源源不断的兵员。很难想象一个内部问题不断的国家,可以对外发动战争还可以取胜。

只有国内政治清明,百姓才不会因为内部纷争而相互争斗,不相互争斗就不会因为私利有私人意志,而是把国家意志当做个人意志,服从君主的命令。所以王者的政治,能够让百姓不敢参与乡里私斗,而勇于和外敌作战。百姓习惯于用力量攻打凶险的地方和强悍的敌军,所以不怕牺牲。

那些人云亦云,把商鞅脸谱化为对百姓残暴无情的形象的人,缺乏最起码的政治常识。一个军事强大到可以横扫天下的强国,国内的政治环境必然是风清气正的。如果国内都民怨沸腾乱成一锅粥,还怎么对外打仗?打仗的时候估计全都临阵倒戈了。

如果商鞅对待百姓残暴无情是真的,那么秦国国富民强就是假的。如果秦国国富民强是真的,那么商鞅对待百姓残暴无情就是假的,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一道逻辑思考题。秦国国富民强一统天下显然是真的,那么商鞅对待百姓残暴无情必然是假的,但是很多人就是在这道最简单的逻辑思考题面前犯了糊涂。

见敌如溃,溃而不止,则免。故兵法:“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小战胜,逐北无过五里。”

看见敌兵像决堤的水一样溃败,不停地玩命逃跑,那么就要停止追击。兵法曾说:“大战打胜了,追赶败兵,不要超过十里。小战打胜了,追赶败兵,不要超过五里。”我们有一个非常熟悉的成语,叫做穷寇莫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士气。士气不好的部队,其士兵往往把保命视为第一要务,因此打起仗来很容易就会一触即溃,结果被胜利方尾追堵截,形成“穷寇”局面。穷寇莫追,这个“穷”字,应该做“穷蹙”讲,也就是狼狈而绝望的意思。

但若被四面围死,那么其最初的“保命”意愿便无法达成,在绝望之下,他们必然会转而拼个鱼死网破。“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反正怎么都是死,临死前不拼死几个敌人就亏了!在这种心态下,即使是最窝囊的人也会被这种豪气所感染,变成不畏死的热血汉子!

相比之下,胜方在开战之初士气高涨,人人效死,才会最终获得胜利。但是其后士气却会有一段低潮期,因为士兵们清楚,最艰苦的战争都已经挺过来了,活下来很不容易,谁也不愿意在追击穷寇这种小规模收尾性战斗里死掉,要不也太衰了!

因此,若敌军的残兵突然拼命一般地掉头杀来,惊恐之下,常会付出较大的伤亡,甚至比在开战之初时伤亡还大!所以说,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小战胜,逐北无过五里。这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巩固已经打下来的胜利果实,而不是去冒着各种未知风险节外生枝。

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敌众勿为客;敌尽不如,击之勿疑。故曰: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先知也。

发起战争之前,先要衡量敌国。政治上不如敌国,就不要和它作战;粮食不如敌国多,就不要和它打持久战;敌人的数量多于我们,不要主动袭击敌人;敌国一切都赶不上我们,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向它发起进攻。所以说:用兵最重要的原则在于谨慎,研究敌情,考察双方兵力,胜负就可以预先知道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说打仗的时候情报是第一重要的。我方对敌人了如指掌,敌人对我方毫不知情,这样打起来胜利就是板上钉钉的。我方对敌人毫不知情,敌人对我方了如指掌,这个仗就没法打了。所以打仗之前要先获取情报并仔细分析,有了胜算才可以进行接下来的行动。

作为局外人,我们分析一些人的决策的时候,总是会问他为什么不这样,为什么不那样,为什么受着窝囊气就是不动手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胜算。局外人不如局内人的情报完整,所以局外人基于不完整的情报觉得事情很容易,但是局内人有完整的情报,可能事情就很难。兵大律在谨,不动手肯定是因为胜算还不够。

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胜而不骄者,术明也;败而不怨者,知所失也。

王者之兵,打了胜仗不骄傲,打了败仗不抱怨。打了胜仗不骄傲,是因为策略战术清楚明白。打了败仗不相互抱怨,是因为知道了打败仗的原因。胜利了,知道这是集体的胜利,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所以就不会骄傲。失败了,找到了具体的责任人,所以就不会相互抱怨。

中国文化里,从来不赞成搞个人英雄主义,如果一场战争的胜利归功于某一人,而忘记了战争机器需要每一个人都发挥作用才可以取得胜利,就会滋生骄气,都觉得自己牛不服管,失败就不远了。同样的,失败了也要及时进行总结找出原因,避免所有人互相埋怨,影响士气。

若兵敌强弱,将贤则胜,将不如则败。若其政出庙算者,将贤亦胜,将不如亦胜。政久持胜术者,必强至王。若民服而听上,则国富而兵胜,行是,必久王。

如果敌我双方军队实力强弱相当,将领的水平超过敌人的就能获胜,将领的水平不如敌人的就会打败仗。假如战前的决策出自朝廷的庙算,将领超过对方的会取胜,将领不如对方也能取胜。这里说的庙算,就是从政治到经济到军事全方面对两国的实力进行对比分析。开战是因为全方位超过敌人,那么就算将领这一个因素不如对方,也必然会打胜仗。

庙算始见于《孙子・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庙算的基本内容就是《孙子》提出的从道、天、地、将、法等基本条件出发,对敌我双方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克敌制胜的方案。《尉缭子・战威》也说,“兵未接而所以夺敌者”有五个条件,其首要的是“庙胜之论”。

战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一定要进行全方位分析,单独拿出一项来进行对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很多迷信西方经济实力和先进武器的人,无法理解抗美援朝的胜利。抗美援朝的胜利就是上面说的本于政胜,和美国开战不是赌博,而是庙算的结果。

所以在政治上长期采取获胜的策略,国家就一定能强大直到称王天下。政治清明,百姓就会万众一心,这时候在纸面上排兵布阵的规划才能在现实中得到百分百的贯彻落实。所以,如果民众服从并听信君主的治理,那么国家就会富强,而且军队打胜仗,执行这一原则,就一定能长期称王天下。

其过失,无敌深入,偝险绝塞,民倦且饥渴,而复遇疾,此败道也。故将使民若乘良马者,不可不齐也。

用兵常犯的错误是,轻视敌人冒险深入,使军队背靠险地,渡过边塞,使众人疲倦而饥渴交加,再加上遇到疾病流行,这是错误的用兵方法。所以将领役使民众和人骑良马,方法不可不一致。上面说的这些情况,都是不顾及后勤能否跟上的冒险之举。

我们反复说过,打仗打的是后勤,后勤断了就什么都完了。用人和骑良马本质上一回事,所以说不可不齐也,意思是珍惜人得和珍惜良马一样,吃好喝好才有力气干活。好吃好喝不得病,关键是后勤保障必须跟上,因此,任何有可能造成后勤断绝的风险都必须坚决予以规避。

下一篇,我们开始讲商君书第十一章:立本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家庭教育指导师 » 轻松读懂中国经典名著商君书:战法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