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余额越多,积蓄越多,那么就意味着,离疾病越远
一、疾病是什么
在汉代之前,道和医是不分家的,所谓道医同源。所以本次讲习,也是从道家思想的视角来了解人的身体和疾病。
道家思想,一贯是从整体把握事物,从更高层面理解并解决事物。对待身体和疾病,也是如此。情志心理情绪精神
在汉字里面,有三个字,是和疾病有关的。分别是恙,疾,病。这三个字虽然在汉语中,都有疾病的含义,但是各不相同。恙,本意指的是忧虑。后来引申为七情不节所导致的内伤病。虽然它有病的意思,但是侧重于指内因而引起的疾病。
疾这个字,疒字旁一个矢。矢,就是箭的意思,箭可以伤人,疾的本义是指兵伤,后泛指疾病。侧重于指由于外因导致的外感疾病。
病,疾加也。就是说,恙和疾,越来越严重了,就成了病。病这个字,疒字旁一个丙。
五行中,丙丁属火,所以在道和医中,丙有时候是火的代称。邪气炽盛,正气开始攻打邪气,正邪相交,人体就会出现发烧反应。所以,病是指很严重的邪气客身,正气和邪气发生很剧烈的斗争,打的身体都烧起来了。它比一般的苛疾要严重的多。
我们着重讲下疒这个字,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病字旁。这个字读nè,它的本意是指,倚着靠着的意思。人歪歪斜斜的,不正了。他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呢,是指人违背了一些恒常的道理,才会导致不正。
二、人为什么会生病
在违背了这个更高层面的规律,那么就会失常,失常了,也就不正了。道家的思想里面,人是天地的造物,所以也被天地这个更高层面的系统所主导。汉语里面,正常这个词语,内涵是非常深刻的。
疒,病字旁,为什么歪歪斜斜的就叫病字旁呢。就是因为,人在疾病的状态,他是不正常的。那么有人要问了,正常,以什么为参照系呢,以什么为标准来衡量呢,这个标准,就是人与天地相应,天人同构理论。合于天的,就是正常,悖于天的,就是失常,就是不正,就是疒。长时间的与天地相悖,那么身体也就“不正常”了,生病了。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只讲天人相应,天人同构太抽象。这句话就比较具体的阐述了这个道理。天地之常表现为,阴阳四时,它们是万物生生不息,生死的根本原因。逆之,就会生病。从之,就会不生病。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这句话里面,生病起于过用,这是中国传统医学里面,对于病机的最基本的论述。
为什么会过用呢,因为人顺从天地这个大系统,就会搭便车,特别省力。而一旦违逆了天地这个更高层面的系统,就如同逆水行舟,爬上坡路,顶风航行,必须得用更大的力气才可以。这样就会导致过用。
并且,人如果一旦形成一种惯性的生活习惯,违逆天地的不良习惯,那么,他就会以妄为常,把错误的生活方式和做法,推到极致。直到把自身的精气神全部开泄穷竭光,以大病一场来收场。
真气不正,故有邪干。人如果总是把自己的精气神都耗费掉。那么身体就被掏空了,就如同点灯熬油一样,油尽灯灭。正常的真气被穷竭光,开泄光,那么这个躯壳里面,邪气就会趁虚而入。因为没有正气能够抵御并驱逐邪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