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王阳明
前面我们讲过一次王阳明,也简单的讲过尼采,后来又有同道不断的问王阳明,还有问尼采的。这里再重新写写王阳明,也顺便再写写尼采这个人。
为什么要把这两个人放一起写呢?因为他们两个十分相似,都是在类似的思想史阶段,做了类似的事情。而且,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讲,互相比较,既能更容易理解王阳明,也能更容易理解尼采。
有人把尼采和庄子相类比,这是不对的,实际上,尼采和王阳明一样,他们看似恣意汪洋,但实际上都走到了庄子的反面。庄子是大写的天,要把人全部灭掉。而尼采和王阳明,则是大写的人,把天全部灭掉。他们和庄子,不仅不类似,而且还是走到了和庄子相反的,极端的反面。
为什么说尼采和王阳明都是疯子呢?因为尼采后来精神出了问题,王阳明的精神也出了些问题,而且,王阳明的弟子们,很多也都疯疯癫癫的,成为了精神病人。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得再长一些,会发现,很多学习王阳明的人,不是成为了精神病人,就是成为了废物。比如蒋介石,凯申物流董事长,他就学王阳明,把自己学成了废物。
那些学尼采的人,很多也走向了非疯即傻的下场。比较著名的代表,希特勒学尼采,就把自己学的疯疯癫癫的。还有国内的那个,所谓的著名诗人海子,学了点荷尔德林和尼采,最后也精神崩溃自杀了。
蒋介石学王阳明,把自己学傻了。希特勒学尼采,把自己学疯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再深入的讲,为什么思想史上,会出现尼采和王阳明这样的人,和这样的思想呢?他们两个的思想,都在讲什么呢?为什么他们两个会如此类似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问题。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尼采的善与恶的彼岸
现在的人,一说起王阳明,第一反应就能想起致良知。认为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按照王阳明本人的说法,他的良知论,是学的孟子。而实际上呢,王阳明讲的良知,和孟子讲的良知,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王阳明通过移花接木的手法,歪曲了孟子的良知论。
孟子认为,人都是有良心的,这个良心,实际上是指人的天良。因为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赤子,也都有一颗赤子之心。老子也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孟子讲的良心,实际上是指,赤子之心的那种天良。
我们经常讲良心良心这个词,就是孟子和老子说的这个意思。
有了良心之后,人的天良不泯,就自然而然的会产生良知。可见,良心是人受之于天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良知则是是良心的自然产物。
有了良知之后,就会产生良欲,自然就不会作乱。良欲进一步,又会产生良能。这种有良欲和良能的人,就是良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人。
在孟子看来,有的人身上保留的天性多,他就能不学而能,不学而知,能自然而然的合乎儒家的伦理。而那天良匮乏的人,他们则需要教育,才能成为一个遵守伦理的好人,不去伤害别人,不去破坏社会。
为什么天性未损的人,就能具备良心、良知和良能呢?这点其实很好理解。道家思想是至人之学,是考满分的那些人学的。儒家思想是中人之学。学霸不用怎么学习,以天性的纯净,来适配儒家的人伦,那是闭着眼睛都能考六十分的。
因为从天性到人性,是人的道德退化,同时也是智力退化。就好比说,一个班级,从人人满分,到人人不及格,属于成绩退化一样。
然而,王阳明既不理解孟子,也不理解老子说的赤子。他打着孟子的旗号,把良心、良知和良能,全部给歪曲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之后,人的天性丧失殆尽,而人受教化的人性,也失去了儒家礼教的约束,走向了无休止的互相争乱和互相伤害。那时候的社会,孟子放眼一看,都觉得眼前发黑,我的天哪,怎么人们都变成禽兽了呢?为啥这么多人都是大坏蛋呢?人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相亲相爱呢?
实际上,从孟子之后,就一直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更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经学,从先秦的儒家六经,到汉儒,到唐儒,到宋儒,都没有能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从我们前面的论述,可以知道,要解决人的道德退化原因,得恢复人的天性,让人重新成为赤子,或者加强礼教的教育,用伦理来约束人性。这才是正常的解决方法。
而面对人的道德退化,王阳明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他走向了反方向,认为一个班级里面,大家都是学渣,都经常考鸭蛋,是因为存在儒家的这套伦理善恶评价体系,如果能摧毁批改试卷的老师,我们大家每个人给自己的成绩打分,这样就能解决,为啥人都是坏蛋的问题了。
敲黑板一次,王阳明认为,人之所以会变成坏蛋,是因为有了一套,评判人的善恶的评价体系。只要摧毁了这套评价体系,那么,人人都能原地变成好人。好比说,只要考生把评分的老师都打死,自己给自己评分,那么人人都能得满分。自己评价自己的道德,这样就能重新致良知了。
针对人的道德退化,这就是王阳明的解决方案。可见,这是对孟子良知论的歪曲和颠倒。
同样,几百年后的西方,也出现了这么一个人,他叫尼采。面对西方人严重的道德退化,尼采也认为,之所以西方人这么坏,是因为存在了一个道德评价体系。只要摧毁了这套道德评价体系,人就能变成好人。
于是,尼采主张,人应该超越善恶,抵达善恶的彼岸。每个人,都能自己给自己的道德打分。王阳明做的事,也是超越善恶的彼岸。
当尼采和王阳明,都有了这种想法后,他们就真的开始,去刺杀老师,去瓦解老师们所代表的,那套道德评价体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