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宏观形势分析的多层结构
对全球局势进行宏观分析的话,需要进行多层结构的分析。从最低层依次到最终端的应用层,分别为:文化层,政治层,经济层,金融层,产业层,市场层,消费层。
通常很多从事宏观分析的专业人士,对全球局势的研判,着重于经济和金融层面比较多。对于政治层和文化层,涉足的比较少。要么就是,只看地缘政治,而又看不透经济和金融形势。真正可以做到对全球宏观形势进行多层立体复合分析研判人,难得一见。
经济层,对形势的驱动和有效影响周期,可以持续数年。比如一个五年计划。政治层,对宏观形势的驱动,和有效影响周期,可以持续数十年。比如改革开放。文化层,对宏观形势的驱动和有效影响周期,可以长达数百年,甚至是千年为计。比如,强大的吐蕃帝国和蒙古帝国,因为皈依了佛教,导致国运一败涂地,走向了分崩离析,再也没能起势。
如果要看多大周期的局势,就要选择对应的层面和框架。脱离对应层面的宏观分析,或者串层了的张冠李戴式的宏观分析,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要分析十年以内的趋势,就要看经济层。如果要分析数十年周期的趋势,就要看政治层。如果要看几百年周期的趋势,就要看文化层。如果只看月度级别的趋势,分析下金融层就可以了。
要对全球化这个课题进行宏观研判,这显然是一个国际政治和经济层的大事件。它所形成的局势的周期,将会持续数十年。
近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运动,总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大航海,地理大发现和海盗殖民运动。它由葡萄牙西班牙所点燃,但实际上的主导者和领航者,则是英国。第二次,是由媒介技术和信息化技术革命所驱动,由美国领导的地球村、互联网、自由贸易等运动。地球村、互联网和自由贸易所勾勒出的世界图景,也就是当年弗里德曼所写的那本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一书里面所阐述的那样,不同国家和文明的差异与鸿沟,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一步步的被信息化革命所抹平。
在第一次全球化运动中,英国是灯塔国。在第二次全球化运动中,美国是灯塔国。美国这个灯塔因为过于耀眼,以强大的功率,向全世界进行着单方面的辐射和影响。以至于当时以福山为代表的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出现了眩晕式的幻觉,认为这个灯塔可以一直闪耀下去,历史业已终结。人类在美国的治理下,已经达到了所能达到的社会构型的最高、最理想和最完美形态。
但是,历史并没有终结,历史的车轮还在向前运动。美国的灯塔之光,也在开始暗淡。因为美国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全球治理问题,也没有真正的解决全球范围内的贫困问题,更没有解决一系列的战争问题,也更没有解决系统性的经济危机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美国的普世价值观标准答案购物车中,并没有给出可购买的解答。
历史的车轮,眼看着就要碾过美国这个不可一世的文明灯塔。它将驶向何方,又将给上述的那些问题,找到什么样的解答呢。这就是全球化3.0的要回答的问题。在美国这个灯塔国开始走向逆全球化之路,做出逆全球化之举,开历史倒车的之际,历史在呼吁新的领导者,来驾驶这台叫做世界史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