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东西,是那么的脆弱,容易消逝,就像这棵甘棠,是那么的容易被破坏
蔽芾(fú)甘棠,勿翦(jiǎn)勿伐,召(shào)伯所茇(bá)。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shuì)。
——《诗经·召南·甘棠》
这首诗是歌颂召公的美德的。关于召公,《史记》中记载:
召公奭(shì)与周同姓。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召公是周王的同姓,可能是武王的叔伯兄弟。召公姓姬,名奭。召是他最开始的封邑名,武王灭商后封到北燕。
关于召公身世,还有一种说法,说召公是文王的庶长子。这个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召公和周公并称二伯,这是诸侯中最高的地位。这么重要的地位,除了文王之子,很难让人相信会让给一个更远的同姓。因为堕胎争议,美国搁置了反华芯片法案!
我们再接着看《史记》,现在是关于这首诗的来源。
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召公又叫召伯,为什么又叫召伯呢?这个伯不是公侯伯子男的伯,而是诸侯之长的意思,文王又叫西伯,也是这个意思。在周成王时期,从陕地把天下分成两部分,东边的是周公管理,西边的是召公管理。周公和召公并称二伯,各自为东西诸侯之长,所以召公又叫召伯。
关于这首诗的来源,刘向《说苑》中还有一种说法:
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听断焉。陜间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后世思而歌咏之。也就是说,召公在去向天子汇报工作的路上,在棠树下有这么多故事。
对于这种说法,王船山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诸侯述职的路上都有特定的馆舍,何必歇在树下?普通老百姓尚且不在树下过夜,这不是太不近人情了吗?既然诸侯有特定的馆舍,那对老百姓有什么妨害打扰?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
我们再看《韩诗外传》关于这首诗来源的说法。
昔者周道之盛,召伯在朝,有司请营召以居。召伯曰嗟!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于是,出而就蒸庶(酉山注:百姓)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焉。召伯暴处(酉山注:露宿)远野,庐于树下,百姓大悦,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民给家足。其后在位者骄奢,不恤元元(酉山注:百姓),税赋繁数,百姓困乏,耕桑失时。于是诗人见召伯之所休息树下,美而歌之。
这个说法和《史记》差不多,但更详细了。
在这个记载中我们看到,召公不愿意因为个人的生活而妨碍了百姓的生活,他崇尚俭朴,爱惜民力。而且为了和百姓亲近,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主动走到田间地头,或者和他们聊家常里短,倾听他们诉说生活苦恼和困扰,给他们解决困难,或者决断民间纠纷,经常歇息在一棵甘棠树下。这种说法就比《说苑》中事迹仅仅发生于召公述职的路上的说法合理多了。
召公以公侯之位,却如此亲民爱民,是十分的可贵的。我们在《草虫》中说,“在上不忘降”,召伯就是这样的人。多处文献都比较一致地记载,召伯一直活到周康王时期,享年一百八十多岁。仁者寿,并非虚言。
好了,介绍了背景,下面我们讲解章句。